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doc

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doc

ID:28558713

大小:3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1

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doc_第1页
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doc_第2页
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一、高考试题示例1、(2014·北京卷·37)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答案】(1)共同: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

2、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以及“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罗马成为世界中心,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等文字信息从文明没有走到一起的角度思考作答;2、(2011·浙江卷·38)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

3、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答案为:(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2011·安徽卷·36)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

4、门下平章事。——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答案】(3)前

5、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发展。【解析】第(3)问,“不同”的表述要注意可对比性,从性质、作用、标准等角度回答;“社会观念”可以从人们对知识、财富、个人价值等问题的态度回答。4、(20

6、13·海南卷·28)材料二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6分)【解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法国和美国政体有何不同,注意从总统

7、,议会,内阁几个方面来比较。【答案】(2)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总统之下设有内阁。(6分)5、(2012·山东卷·29)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答案】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

8、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