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doc

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doc

ID:28562902

大小:137.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2-11

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doc_第1页
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doc_第2页
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doc_第3页
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doc_第4页
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一、工具准备野外采样要准备以下工具和设备:不锈钢取土钻、剖面刀以及卷尺、布袋、标签、表格、环刀、铅笔、测坡仪、罗盘仪、数码相机、GPS定位仪等。二、技术准备(一)技术队伍按每县采样4000个,采样时间2个月计,每县应具备外业采样技术干部18—24人,可分为6—8个外业采样小组,每组3人(含乡镇农技干部1名),分别包干,定期完成采样任务。(二)技术培训除省级技术培训外,县级应举办技术培训班,培养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三)技术资料1、收集资料包括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详查、土壤监测、中低产田土改良、节水农业

2、技术推广、土肥试验、秸秆还田、农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作物品种、产量以及县乡(镇)基本情况等资料。还要收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政区图、交通图、水利图、土壤养分图等图件。2、统一土壤分类按照本次要求的土壤分类系统修改县级土壤分类,形成县级土壤分类系统新旧对照表(参见《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与实践》1—48页),表格形式(见表1)。3、调整耕地面积按照2000年统计部门公布的土地详查面积,以第二次土壤普查土种面积为基础调整为新的耕地面积,形成耕作土种面积调整表,水田、旱土分别统计。表1县土壤分类系统新旧对照表旧分类系统新分类系统土类亚类

3、土属土种土类亚类土属土种4、编印外业调查表格一是“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见表2),二是“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见表3)。表2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统一编号:调查组号:采样序号:采样目的:采样日期:上次采样日期:地理省(市)名称地(市)名称县(旗)名称位置乡(镇)名称村组名称邮政编码农户名称地块名称农户电话地块位置距村距离(m)野外编号纬度经度海拔(m)自然条件地貌类型地形部位肥力等级地面坡度(度)田面坡度(度)坡向通常地下水位(m)最高地下水位(m)最低地下水水位(m)常年降雨量(mm)常年有效积温(℃)

4、常年无霜期(天)生产条件农田基础设施排水能力灌溉能力水源条件输水方式灌溉方式熟制典型种植制度常年产量水平(kg/666.7m2)土壤情况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俗名土种编号成土母质剖面构型土壤质地(手测)土壤结构侵蚀程度障碍因素耕层厚度(cm)采样深度(cm)障碍层出现位置(mm)田块面积(666.7m2)代表面积(666.7m2)障碍层厚度(mm)来年种植意向茬口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作物名称品种名称目标产量采样调查单位单位名称联系人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采样调查人E-mail说明:每一取样地块一张表。与表2联合使用,编号一致。表

5、3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统一编号:野外编号:施肥相关情况生长季节作物名称品种名称播种日期收获日期产量水平(kg/666.7m2)生长期内降水次数生长期内降水总量(mm)————生长期内灌水次数生长期内灌水总量(m3/666.7m2)灾害情况推荐施肥情况是否推荐施肥指导推荐单位性质推荐单位名称配方内容目标产量(kg/666.7m2)推荐肥料成本(元/666.7m2)化肥(kg/666.7m2)有机肥(kg/666.7m2)大量元素其他元素肥料名称实物量NP2O5K2O养分名称养分用量实际施肥总体情况实际产量(kg/666.7m2)实际肥

6、料成本(元/666.7m2)化肥(kg/666.7m2)有机肥(kg/666.7m2)大量元素其他元素肥料名称实物量NP2O5K2O养分名称养分用量说明:调查当年每一季作物一张表,与“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联合使用,编号一致。三、编制采样计划与点位图1、以土种为基础进行整体布局一个县以土种为基础进行整体布局,将当年采样数量(2000—4000个)分配到土种,小面积土种少布点,大面积土种多布点,一般应确保小面积土种采样1—3个。布点和定点要以第二次土壤普查剖面表和土壤图为基础,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都要求采样点设置在第二次

7、土壤普查时进行过剖面调查的地块。以利进行对比,了解地力变化情况。2、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区域布局一个县范围内,多存在山丘岗平地貌,山丘区耕地面积较小,而岗平区耕地面积大,不应将采样点数平均分配到每个乡镇,而应根据耕地面积大小使乡镇采样点数有多有少。由于山丘区土种较多,因而要适当增加点数。编制采样计划时,综合考虑土种、乡镇、熟制和作物品种,并形成采样计规划表(见表4)。表4县采样点规划表土种名称计划采样个数野外编号所在乡镇熟制图上标记代号3、充分考虑熟制对一年一熟、一年三熟、二年三熟、二年四熟、二年五熟等耕作制度都要设置采样点,代表性和

8、大面积熟制多设。也可依据轮作制,如稻—稻—油、稻—稻—闲、棉—油等进行布点。4、兼顾不同作物品种所布样点要反映不同作物品种,其中大面积作物多布点,小面积作物适当少布点。根据以上土种、乡镇、耕作制和作物品种安排的采样点,统一反映在野外采样计划表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