爯簋、酓章钟、酓章镈、公鼎乍新释.doc

爯簋、酓章钟、酓章镈、公鼎乍新释.doc

ID:28567270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1

爯簋、酓章钟、酓章镈、公鼎乍新释.doc_第1页
爯簋、酓章钟、酓章镈、公鼎乍新释.doc_第2页
爯簋、酓章钟、酓章镈、公鼎乍新释.doc_第3页
爯簋、酓章钟、酓章镈、公鼎乍新释.doc_第4页
爯簋、酓章钟、酓章镈、公鼎乍新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爯簋、酓章钟、酓章镈、公鼎乍新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爯簋、酓章钟、酓章镈、公鼎“乍”新释*孙银琼杨怀源西南大学文学院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引言爯簋和遣伯盨铭文相同,应为同人之器,但是器主为谁,学界迄未取得一致意见,笔者分析两器铭文和相关研究后,根据《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下简称《商周》)*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09XYY015)、重庆市社科基金(2008-NYY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SWU1109045)资助。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本文后简称《商周》。所收另一件同人之器爯簋铭文(05214号)认为,解决分歧的关键是铭文第一句“遣伯乍爯宗彝”的“乍”的

2、破读,笔者以为这个字应该读作“胙”,赏赐之义,同时笔者认为酓章钟、酓章镈的“酓章乍曾侯乙宗彝”的“乍”也应读为“胙”。下面试作分析。二爯簋“乍”读“胙”爯簋铭文为吴振武先生《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首次公布,吴振武,《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史学集刊》,2006年第2期。《商周》列为05213号;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遣伯盨铭文为张懋镕、王勇先生首次公布,张懋镕、王勇,《遣伯盨铭考释》,李学勤主编,《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商周》列为05666号。簋、盨应为同人之器,铭文相同:遣伯乍爯宗彝,其用

3、륒夙夜享卲(昭)文神,用짨旗(祈)眉寿。朕文考其巠(经)遣姬、遣伯之德言,其竞余一子;朕文考其用乍(措)厥身,念爯(哉)!亡匃(害)!用宽式隶定,个别字直接改为通用字。铭文中涉及到人物四个:遣伯、遣姬、爯、“朕文考”。这四人之间的关系及谁为器主,尚有争议。吴振武先生《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认为遣伯“虽为作器者(大抵是出资作者器),但非器主”,遣姬为遣伯之妻,遣姬、遣伯“很可能拥有宗妇宗宗君(大宗之子)之地位”,爯为器主,为小宗之长,铭文中的“朕”为爯自称;张懋镕、王勇先生《遣伯盨铭考释》认为作器者为遣伯,器主也是遣伯,爯为“遣伯死去的父亲,即下文对的‘朕

4、’文考”。上面两种看法都有可商之处。“某甲(乍)作某乙宗彝”为金文常见文辞,“宗彝”宗庙祭祀之器,某甲为作器者,某乙为被祭祀的对象,为某甲已逝之尊长,这是金文通例。如:《戎尊》:“戎乍(作)氒(厥)父宗彝。”(西周早期,《殷周金文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1991年,本文后简称《集成》。05916)《异卣盖》:“异乍(作)氒(厥)考白(伯)效父宝宗彝。”(西周晚期,集成05372)《小克鼎》:“克乍(作)朕皇且(祖)厘季宝宗彝。”(西周晚期,《集成》02796)就翻检所及,还没有发现“某甲(乍)作某乙宗彝”格式

5、中,直呼“某乙”私名的例子,古人也不可能直呼自己尊长之私名。《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认为遣伯大宗之长,爯为小宗之长,遣伯尊而爯卑,与上举金文不合,其误甚明。若依《遣伯盨铭考释》的意见,爯是遣伯的父亲,为被祭祀者,那么按照金文通例,当言“遣白(伯)乍(作)文考爯宗彝”,下文“念爯哉”一语,当作“念朕文考爯哉”,不当直呼其名,因而《遣伯盨铭考释》的解释也是错误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关键是“遣白(伯)乍爯宗彝”的“乍”字的释读。吴、张二先生的文章都是把“乍”破读为“作”,《商周》的释文也是如此,这个“作”是铸造的意思,这种意见是错误的。耿超先生《爯簋铭文与西周宗

6、妇地位》根据陈絜先生意见,认为这个“乍”不应该破读为“作”,不是铸造的意思。他说:“‘乍’,似应读为‘措’,‘措’者‘施’也。《广雅·释诂》‘施,予也’,即为赠送之义。”耿超,《爯簋铭文与西周宗妇地位》,朱凤瀚主编,《新出西周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耿超先生的释读也值得商榷。“措”确实有“施”的意义。“措”《说文解字》分析为从手,昔声,不见于先秦古文字,《中山王方壶》中的“进贤㪚能”的“㪚”可能是其异体字。参见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1630页。先秦文献中“措”用“错”字,“错”、“措”为古今字。《周易·

7、序卦》:“礼义有所错。”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干宝说:“错,施也。”(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6年,886页。《韩非子·八说》:“错法以道民也。”王先慎集解:“错,犹施行也。”(周)韩非撰,(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425页。《礼记·仲尼燕居》:“君子明于礼乐,举而错之而已。”郑注:“错,犹施行也。”《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本,1980年,1615页。《淮南子·俶真》:“以求凿枘于世而错择名利。”高诱注:“错,施也。”(汉)刘安撰,(汉)高诱注,何宁集

8、释,《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40页。上引文献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