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全套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全套

ID:28570176

大小:2.73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8-12-11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全套_第1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全套_第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全套_第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全套_第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全套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全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学习目标】背诵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能够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列举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记忆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和基本特点。复述先秦时期手工业和商业成就,能够区别手工业的三种经营方式,辩证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背诵诸子百家的主张,从整体上掌握儒学的发展历程;列举先秦时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以文明史观为指导,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化的角度,整体把握先秦时期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得出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奠基时期的结论。以联系的观点,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

2、出现,与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巨变密不可分。土地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春秋战国时期地地私有制度确立,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历史经验值得借鉴。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对当今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知识链接】本专题涉及内容包括:必修一第1课和第2课第一框;必修二第1、2、4、5课;必修三第1、2、6—9课。【背诵知识点】1、宗法制的特点(1)嫡长子继承制(强调血缘)(2)分为大宗和小宗两大体系,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2、分封制的内容、影响内容:(1)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其中多为同姓亲族,让

3、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2)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3)诸侯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影响:(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贵族统治阶层内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3)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势力的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国家政治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有专制色彩,但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

4、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容易破产,后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也可以阐述为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5、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家庭手工业: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中,产品主要用于自用或者交纳赋税。剩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官营手工业:官府管理;水平高,不计成本,不进市场;西周到明前期居于主导。私营手工业:明中后期雇佣劳动,水平高,商品生产;春秋产生明中叶居于主导。6、诸子百家的思想儒家: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哲学:对鬼

5、神敬而远之孟子“仁政”(核心)、“民贵君轻”“性善说”,“养浩然之气”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道家:老子“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辩证法思想(思想精华),“无为而治”庄子“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逍遥”,天与人“不相胜”。法家:韩非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主张变法革新。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力”“尚贤”“节用”“节葬”7、《诗经》、楚辞的特点(1)《诗经》: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质朴丰富,开现实主义先河。(2)楚辞:①句

6、式自由灵活,瑰丽华美,想象奇特,开创浪漫主义风格。②在《诗经》的基础上吸收楚国方言,以虚词“兮”结尾。8、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制萌芽;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出现统一趋势;奴隶主贵族没落,地主阶级兴起。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延绵于整个古代历史;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土地制度经历了由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经济政策上由工商食官向重农抑商转变,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

7、要部门,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受到其制约。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纷纷登场,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供统治者选择。与之相适应,文学艺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诗经》、楚辞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出现。这些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我的疑问】.---【探究案】探究点: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思考1: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特征材料一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亩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己悉矣。材料二《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

8、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材料三仲尼曰:天子失官,学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