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doc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doc

ID:28574552

大小:137.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2-11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doc_第1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doc_第2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doc_第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doc_第4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概念题1.资本答: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2.资本的总公式答:资本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运动形式,即G—W—G'。3.价值增值过程答:超

2、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4.剩余价值答::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了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5.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答: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那部分劳动,如包装、保管以及货物运输等。非生产劳动指所有与创造物质财富无关的劳动。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答: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指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了它的物质形态转移原有的旧价值,并不改变自身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指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劳

3、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增值,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7.剩余价值率答:.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了实际使用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即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8.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答: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指在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内所耗费的劳动。剩余劳动指工人为投资者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内所耗费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实体。9.超额剩余价值答:超额剩余价值:单个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从而得到的剩余价值。10.绝对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答:绝对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价值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4、的条件下,通过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1.剩余价值规律答:剩余价值规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进行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尽可能地增加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占有。12.简单协作答:简单协作:许多劳动者在同一个生产过程和在同一投资者指挥监督下有组织地共同协作劳动的一种劳动形式。13.机器协作答:机器协作:许多台同种的工具集合在一个工厂里,由同一个动力机产生动力,通过传统机构把它们带动起来生产同样产

5、品的生产形式。14.业主制答:业主制:在这类企业中,出资人是企业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同时又是企业经营者的一种小规模的企业组织。l5.合伙制答:合伙制: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收益、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l6.股份合作制答:股份合作制:股份经济和合作经济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企业制度。l7.公司制答:公司制:随着大规模资本联合、协作生产而产生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明晰、以法人财产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l8.工资答:工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反映着不同的生产关系。19.奖金答:是劳动力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其实质是对劳动者

6、超额劳动支付的价值。20.津贴答:是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和对某种艰苦劳动的补偿。2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答:计时工资是指按照劳动时间来支付工资的形式,是基本的工资形式。计件工资是指按照标准质量的劳动成果的数量支付工资的形式,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22.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答: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指劳动者实际得到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劳动者用货币工资所能实际买到的消费资料和劳务,反映着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呈上升趋势。二、判断题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答案】√【解析】2.资本最初总是表

7、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因此货币都是资本。()【答案】×【解析】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等价交换与价值形成的矛盾。()【答案】×【解析】4.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答案】√【解析】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答案】×【解析】6.在初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具有商品属性。()【答案】×【解析】7.价值增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答案】√【解析】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