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5国王的信教案湘教版 (2)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5国王的信教案湘教版 (2)

ID:28583815

大小:4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5国王的信教案湘教版 (2)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5国王的信教案湘教版 (2)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5国王的信教案湘教版 (2)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5国王的信教案湘教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国王的信【教学目标】1.学会“彼、调、仗、尸、横、血、兵、战、解、释、惜、封”12个生字,会认“难、吓”两个多音字。2.联系上下文理解“彼此、调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厌倦、威吓、平心静气”等词语,读懂课文内容。3.分角色读课文,体会与人相处时弄清别人意思的重要性。4.借助语言环境续说句子,增强语感。【教学重点】掌据生字的音、形义、能读懂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品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藏蕴含的道理:只有弄清别人的意思,才能避免痛苦和灾难。【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课时测评》学生用书。【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教师:质疑、引导、点拔。学生

2、:读、悟、议结合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的12个生字。2.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质疑导入。1.出示课题。2.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这则故事,就是发生在两个国王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出示自学要求。(1)画出生字词,反复认读。(2)读准字音,认清形。(3)理解新词。(4)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2.检查自学效果。(1)同桌相互测试认读生字的情况。课件出示带调生字(2)出示词语:彼此调集解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厌倦威吓平心静气。3

3、(3)找出文章中不理解的词,运用多种方法理解。①同义换词法:如彼此、调集、兵士、解释、威吓、灾难②反义否定法:厌倦③拆拼法:相持(互相僵持)、“议和(商议和平)”④就地取材法:尸横遍野、饱经患难、痛苦不堪、平心静气课件出示理解词语的方法,学生结合方法自由说说对词语的理解。4.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学生书写,教师指导。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出示问题(1)胖国王和高个子国王为什么生气?生气的结果怎样?生:互相误解了对方信的意思,结果就打起仗来。(2)停战议和后,他们互相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生:说明只有弄清别人的意思,

4、才能避免痛苦和灾难。2.课文的哪些内容给你印象最深?3.把你印象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品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藏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一边看多媒体课件,一边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和,____________,故事的题目是。二、朗读感悟,板块推进。第一板块:学习1至5自然段。出示课文1~5自然段1.老师范读1至5自然段。2.学生思考回答:(1)两个国王分别长得怎样?他们两国关系如何?(一个长得胖,一个个子很高,他们两个国家相邻)课件在课文上套红答案(2)用横线画出两个国王信上写的话。

5、(“请送给我一只红眼睛的绿色兔子,要不然……”“我没有这样的兔子,要是有的话……”)课件在课文上套红答案(3)用波浪线画出两个国王看完信后的表现,(“……真不讲道理!”“……太瞧不起人了!”)表演朗读。课件在课文上套红答案(4)结果怎样?课件在课文上套红答案(5)讨论:两个国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结果如何?第二板块:学习6至12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6至12自然段。2.思考:故事结尾两个国王都在想什么?他俩是什么样的心情?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3.通过学习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做任何事情不能一知半解,凭主观臆断干事情)34.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6、什么?三、总结拓展。1.这个故事讲了两个国王因为彼此的误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和痛苦。老师相信同学们学了这课后,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用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会用宽容的胸怀才不遇去包容他人。2.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将故事告诉家人、朋友、并向家人、朋友说说自己的感受。【板书设计】“真不讲理”“太瞧不起人!”引起战争国王的信平心静气仔细看看避免灾难【教学反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词语教学无非是抄写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反复背诵。在这堂课上,我帮助学生总结了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找同义换词法、反义否定法、拆分法和就地取材法,学生对照方法再自主理解词语。

7、如果学生学会解词的方法,不仅教材上的许多词不再需要死记硬背,还能练习解释一些刚接触的新词,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增强分析理解能力。我的反思: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