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 为人之本.doc

诚实守信 为人之本.doc

ID:28588458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1

诚实守信 为人之本.doc_第1页
诚实守信 为人之本.doc_第2页
诚实守信 为人之本.doc_第3页
诚实守信 为人之本.doc_第4页
诚实守信 为人之本.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诚实守信 为人之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诚实守信为人之本”主题班会设计方案设计者:社科部王军福罗晓春“诚实守信为人之本”主题班会设计方案辅导员:时间:控制在90分钟地点:教室或会议室主持人:记录人:活动的准备:确定主持人、事先准备资料、场地布置等。在班级里进行,可以挑选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场地可用课桌围绕布置成长方形,中间为表演和演讲区。开展的方式:讨论、讲故事、演讲、小品、辩论等,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采取上述多种形式。活动过程设计或步骤描述:1、主持人甲:诚实守信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不讲诚信的现象屡屡发生,并且在校园中也有蔓延之势

2、,以至造成了社会普遍的诚信危机。开展这次主题班会,其目的主要在于分析归纳校园中各种不诚信现象的表现,认识丧失信用对未来工作和事业的影响,从而使我们大学生将诚实守信作为做人之本。2、主持人乙:首先进行调查。请同学们列举一下校园里不诚信的现象。3、同学A1:最常见的比如考试作弊;作业、论文抄袭。4、同学B1:还有恶意拖欠学费;拒还国家助学贷款。5、同学C1:我补充一点,那就是毕业班同学捏造虚假履历和随意毁约。6、同学D1:我再补充一点,那就是有些同学借同学、借老师的钱不还,连个话也没有。7、甲:通过同学的发言可以看出,校园里不诚信的现象可归纳为(1)

3、考试作弊;(2)作业、论文抄袭;(3)恶意拖欠学费;拒还国家助学贷款;(4)捏造虚假履历和随意毁约。(5)有些同学借同学、借老师的钱不还等。8、乙:大学生诚信缺失,让人忧心忡忡,也令社会对这个精英阶层多了几分担心。“没有无源之水”。校园里不诚信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9、A2:首先是社会因素。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诚信缺失,社会难辞其咎。当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信用缺失的现象: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屡见不鲜;证券机构欺诈公众聚敛钱财;文化市场盗版迭出,屡禁不止。失信惩罚机制不完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失

4、信者不能得到相应制裁等。总之,弄虚作假者得好处,老实人吃亏,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淡漠诚信的心理。10、B2:其次是家庭因素。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时甚至把错误思潮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有的家长自己不诚信,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则弄虚作假。这些对孩子的诚信品质养成都是不利的。11、C2:我想从学校方面谈谈。不少学校德育教育重灌输,轻实践;重提升,失去生活基础;太封闭,没有走向现实生活,缺乏开放性。有的学校过分强调“社会

5、本位”,忽视人的德育,导致德育功能缺乏,市场泛化,德育科学化,以考分取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12、D2: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大多数大学生在意识上能清楚地分辨是非,知道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他们在认识上是积极的和正确的,并且在努力追求内在品格的自我完善,但他们的自控能力又相对较弱,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往往又比较欠缺。由于受社会上错误道德观的误导和各种错误的表象所迷惑,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并表现出与诚信背道而驰的行为模式。13、甲: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同学谈得非常好,从同学的发言可以看出,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

6、但最主要的是大学生自身的因素。14、乙:诚信缺失有什么危害?请同学们谈一谈。15、A3:首先,诚信是国家秩序得以正常维持,政策、法律得以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而失去诚信,则国家、政策、法律的权威将不复存在,社会秩序将处于混乱无序状态,弄不好就要亡国,比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结果是国家灭亡。16、B3:其次,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讲诚信、讲信用的基础之上;失去诚信对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而言,其危害是毁灭性的,比如三鹿奶粉事件。17、C3:再次,“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维系人与人交往的桥梁与纽带;而失去诚信,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无法进行,最终害人害己,

7、比如“狼来了”故事中的那个小孩等。18、甲:诚信缺失的危害非常大,三位同学分别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角度谈了谈,谈得非常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三鹿奶粉事件、“狼来了”的故事举得非常好。19、乙:请同学们讲述诚信的典型事例。20、A4:我讲2个故事:立木为信、一诺千金。(1)立木为信的故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

8、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