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属于谁教学案例申国叶.doc

财产属于谁教学案例申国叶.doc

ID:28589244

大小:7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1

财产属于谁教学案例申国叶.doc_第1页
财产属于谁教学案例申国叶.doc_第2页
财产属于谁教学案例申国叶.doc_第3页
财产属于谁教学案例申国叶.doc_第4页
财产属于谁教学案例申国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产属于谁教学案例申国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一节《财产属于谁》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时:2课时设计人:申国叶工作单位:邯郸市赵苑中学联系电话:15081035426地址:邯郸市建设大街132号教学设计:第七课第一节财产属于谁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惜、保护国家、集体和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自己财产的行为作斗争。过程与方法:提高辨别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的能力;提高依法维护自己财产所有权的能力。知识与能力: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合法财产的范围;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意义、方式以及哪些法律保护;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如何来维权?教材分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

2、财产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对个人的合法财产享有所有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未成年人由于年幼,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盲目从众心理的驱使,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的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另外,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不能很好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对此,我们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用合法的方式获取财产,爱惜、维护国家、集体财产,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本课内容有三目:第一目是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首先从财产的归属说起,只

3、有个人的财产才能归个人所有,而且必须是合法财产,对于非法获得的财产不享有所有权;接着介绍了财产所有权的含义。第二目是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主要介绍了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意义,我国的宪法、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其中民事法律是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是锐利武器。第三目是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主要介绍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的四种情况,我们要拿起法律这把“利剑”来维权,向法院提起诉讼,增强维权意识。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具备了一定的法律观念和辨别合法与非法行为的能力,但在一些问题上情绪容易冲动,容易讲究哥们义气,盲目从众,容易

4、走极端;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只言片语,不全面。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仍需要加强法制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养。通过学习财产权的相关知识,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增强维权意识:而且不得侵犯他人、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教学重点:财产所有权含义;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要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权。教学难点: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如何来维权。教学方法1、案例视频、图片展示法:充分利用案例视频和图片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获取法律知识,明白道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步接触有关财产的概念

5、。通过图片和形象的事例,便于学生理解财产所有全的含义,化抽象为具体。2、讨论法:通过交流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具准备1、多媒体。2、搜集关于财产权的案例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成语“拾金不昧”,同学们,谁来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在现实生活中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捡到钱或书归还失主或交给老师等,想一想我们对拾金不昧的人是如何评价的?教师:做了好事要给予表扬,是对拾金不昧行为的一种肯定。但下面的这位李先生也是拾金不昧但却要赔偿失主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学生回答:就是捡到别人的财物归还别人,不据

6、为己有。学生思考并回答。生:是道德提倡的行为,是一种美德。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法律要求做的,会给予表彰。比如给送个牌匾等。由学生熟悉的和本课紧密相关的成语切入本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样是拾金不昧,本应该得到表扬,但李先生却要赔偿。同样给的行为,不同的结局,究竟是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的欲望。学习新课新闻:出租车司机李某因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这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学生的想法,于

7、是就将5000元现金寄给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看到这儿,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假如你是那位失主,你会做出什么反映?你又会怎么做呢?教师引导: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辩证地看待问题,这一点做的非常好。我们换位思考,加入你是王某,当你得知这种情况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师总结:这则新闻的归结点就在于,这5000元是捡来的不是李某自己的,我们要想解决疑问,就需要明白财产归谁所有,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财产属于谁(板书)一、合法财产及所有权生:司机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那5000元现金是捡来的,不是自己的,所以没有权利把别人的钱捐出去。生:我觉得应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