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乌龙茶白芽奇兰

茶叶乌龙茶白芽奇兰

ID:28591003

大小:62.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1

茶叶乌龙茶白芽奇兰_第1页
茶叶乌龙茶白芽奇兰_第2页
茶叶乌龙茶白芽奇兰_第3页
茶叶乌龙茶白芽奇兰_第4页
茶叶乌龙茶白芽奇兰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叶乌龙茶白芽奇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白芽奇兰属于乌龙茶类。产于福建省平和县。相传清乾隆年间(公元1735~1795年),在平和县大芹山下的崎岭乡彭溪“水井”边长出一株奇特的茶树,新萌发出的芽叶呈白绿色。于是采摘其鲜叶制成乌龙茶,结果发现该茶具有奇特的兰花香味,因此将这株茶树取名为“白芽奇兰”。制成的乌龙茶也称“白芽奇兰”。后经人们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扩大栽培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1简介白芽奇兰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高持久,兰花香味浓郁,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汤色杏黄清澈明亮,叶底肥软。白芽奇兰茶干嗅能闻到幽香,冲泡后兰花香更为突出,这就是白芽奇兰的特点。相传明成化年间,开漳圣王陈元光第二十八代嫡孙陈元和在福

2、建平和境内发现一株茶树,因芽梢呈白绿色,带有兰花香气,故名“白芽奇兰茶”。若干年以后,白芽奇兰茶成为福建平和县农业部门科技人员从地方茶树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成功的中国珍稀乌龙茶新良种。平和白芽奇兰茶颗粒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白芽奇兰茶很快从“藏在深闺人未识”,一跃名扬天下。如今,它已是漳州茶叶栽培面积最多的品种,和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永春佛手一起跻身福建五大茶叶名品行列。 在平和,白芽奇兰茶种植十万亩,年产量达八千多吨,产值五点五亿元,远销港、澳、台及日本、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时下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白芽奇兰茶没有遇到降价和滞销问题,反而逆势旺销,今年开春以来订单应

3、接不暇,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由于白芽奇兰茶的产地海拔达800米,茶树病虫害少,没有使用农药。制作时采用中国传统制作工艺,既符合人们的饮茶习惯,又有健康保健作用,符合国际市场对有机茶的要求。因此,近年来,白芽奇兰茶畅销日本及欧盟等国家,受到国外顾客的欢迎。2生物特性白芽奇兰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来源及分布:由福建省平和县农业局茶叶站和崎岭乡彭溪茶场于1981~1995年从当地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福建及广东东部乌龙茶茶区有栽培。1996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特征:植株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

4、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锐深密,叶质较厚脆。芽叶黄白绿色,茸毛尚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39.0g。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下旬。产量中等,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130kg以上。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气清高细长,似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适栽地区: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要点:选择土壤通透性良好的苗地扦插育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双行双株种植,及时定剪3~4次。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适时分批采摘,不宜偏嫩或偏老采。3现状一、白芽奇兰茶概况白芽奇兰

5、茶是福建省平和县名优特产品,是平和县三大农业绿色食品之一,现已成为平和县西部山老区的特色经济与富民兴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平和白芽奇兰茶系平和县农业局茶叶站和崎岭乡彭溪村科技人员经十多年努力从地方奇兰群体单株选育成功的福建省乌龙茶珍稀良种,其芽梢白毫明显,成茶品质具有独特“兰花”香气。白芽奇兰茶选育成功以来,在国内外评比中屡获殊荣;1989年以来,先后十多次分别荣获“福建省优质茶奖”和“福建省名茶奖”殊荣,1994年获首届闽台“天福杯”头等奖,199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和“国际轻工博览会金奖”,1998年获“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1999年获“

6、中国99昆明世博会福建省特色产品展会金奖”,2000年获北京“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2000年12月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茶叶(白芽奇兰)之乡——平和”。2001年获“中国茶——国际交流会暨中国星级茶王赛:四星级茶王及名茶奖”。在97年福建茶叶品质鉴评会暨“九峰杯”白芽奇兰茶五大奖赛上,以500克茶叶拍卖18万元创当年全国同行业之最。二、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平和县地处闽南金三角漳州市西南部,全境面积232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60万亩,耕地35万亩;全县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2℃,年平均霜日6——10天,年平均降雨量1663毫米。

7、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长青,境内山峦起伏,山高雾多,土壤肥沃。特别是崎岭乡、九峰镇等西部乡镇是一个山多、人多、耕地少的山区,农民以茶叶收入为主,得天独厚的环境和当地传统精湛的制茶工艺灵巧地结合,创造出色、香、味、形超群的白芽奇兰茶名牌。白芽奇兰茶盛产于闽南第一高峰,海拔1544.8米的大芹山脚下。近几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和平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白芽奇兰茶种植规模日益扩大。至2001年底,全县白芽奇兰茶种植面积达5万亩,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