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三月考历史卷

高一三月考历史卷

ID:28593493

大小:1.14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1

高一三月考历史卷_第1页
高一三月考历史卷_第2页
高一三月考历史卷_第3页
高一三月考历史卷_第4页
高一三月考历史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三月考历史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睢宁县树人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审核人杨志2014、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题60分)1.下图为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A.我国北方开始出现铁犁牛耕B.西北地区农耕技术全国领先C.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D.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经定型2.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早稻水上漂,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农谚反映了(  )。A.劳动人

2、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3.“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  )。A.重农抑商政策  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君主专制制度4.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5.中

3、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明(  )。A.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B.中国古代封建迷信意识浓厚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D.人们对封建黑暗统治强烈不满6.“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7.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

4、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  )。A.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8.《宋代商业史研究》说:“在此期间,以从唐代以来诸个别资本相互竞争中发达起来的信用惯行为背景,纸币直接地由于在四川使用铁钱不便而开始成为支付手段,政府则强制通用纸币为代用货币。”材料所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A.纸币在唐代就开始广泛使用B.纸币最早在四川地区直接使用于商业C.政府完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自此纸币成为商业流通的唯一货币形式.---9.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

5、。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10.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11.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6、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12.《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时商贾进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藩镇在京师的邸舍)及诸君、诸使富家,以便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材料反映出当时(  )。A.商业繁荣  B.金融业发展到成熟阶段C.交通便利  D.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13.唐朝前期存在三种土地占有情况。一是地主占有的土地。这种占有关中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东最少。二是按均田法农民占有的土地。这

7、种占有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三是百姓自己开垦的土地。在关中地区,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田地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商品经济发达  B.存在井田制C.小农经济落后  D.地主占有大量土地.---14.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

8、幅度下降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15.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