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教案观察物体

四上教案观察物体

ID:28594567

大小:3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1

四上教案观察物体_第1页
四上教案观察物体_第2页
四上教案观察物体_第3页
四上教案观察物体_第4页
四上教案观察物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上教案观察物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2—53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简析]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观察由3个和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主要是观察由5-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辨认从不同面看到的形状,体会所观察的物体的空间特征。学生对观察物体已经有相对丰富的学习经验,但是这部分内容仍然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不同的摆法,正确观察,经历想象、推想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积累空间转化的经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

2、]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通过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地推理,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观察几何体的兴趣,愿意对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通过几何体与平面视图的转换,产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体会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地学习情感。[教学重点]1、能正确辨

3、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2、借助直观思考探索不同的摆法,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1、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中事件发生变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一.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引入课题(出示校园门口图)谈话:这是哪儿?我们的校园(出示3D鸟瞰图),一起来走进校园欣赏它的美丽(出示图片)。好美的校园啊!请看这三张照片,摄影师分别站在

4、哪个拍摄点拍的呢?(出示三个拍摄点)。5谈话揭题:摄影师一边观察一边拍摄,拍了很多美丽的照片,同样,我们学数学,也要学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观察物体。(揭示课题)【设计说明: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利用学生熟悉的校园引入,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二、从学生感兴趣的猜想引入例题过渡语: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就要从玩转正方体开始(出示正方体),想象立体图形的美丽。1、猜正方体的形状。(1)这儿是用4个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你能一下猜

5、出它是什么形状吗?(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答案有多种可能,不能确定形状。老师再逐一提供下面的信息。学生集体逐一操作,逐一汇报。教师引导:看一看猜的对不对?果真是一样的!我们来验证一下从正面,上面,侧面看,是不是这样的?(注意:平视)。那么从侧面、上面是不是也会看了?过渡语:好了,现在我们就利用我们摆成的这个形状进一步研究。请看!【设计说明:用猜的方式介入到学生学习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感兴趣的猜想入手,起到复习的同时引入例题,更重要的是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激发学生想象,发展学生思维。】2、

6、动手操作,自主探索(1)例题:给它再添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摆?下面我们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边操作一边研究。操作要求:先独立思考,可以放在哪里?再两人操作,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最后四人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好!现在大家两人一组操作,再四人一组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5(2)学生分组合作。(3)汇报提问: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放在哪里?(学生操作,教师逐步贴出示六种摆法在黑板上)追问:根据这些不同的摆法,谁能概括一下,怎样摆,从正面看形状不变?(4)师生共同小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正方体的一个面

7、和原来立体图形的某个面要完全重合。与前面重合,有3摆法;与后面重合,也有3种摆法,一共有6种。如果面和面不重合,摆法就更多了,我们以后再研究。【设计说明:这个环节采用先独立思考,再两人操作,最后四人小组交流,环节层层深入,独立思考、操作为后面的生生对话铺垫,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做到不重不漏。实现人人参与学习,不同的孩子学不同的数学,学生一起研究,真正意义上实现共享提升。】(5)试一试:还是这个立体图形,如果添一个正方体,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先思考,怎样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再两人操作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最后四人交

8、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学生汇报(教师逐一出示立体图形,贴在黑板上)概括:谁也能概括一下,怎样摆,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呢?小结:同学们真不错!不仅会摆,而且会有顺序的去摆,了不起!那我们接着研究!【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看似与第一个环节相同,仍然是动手操作,但不同的是活动要求设计比前面更进一步,把前面的有序操作(不重复,不遗漏)作为要求介入到第二次操作中,这样的操作思维含量在增加,也激发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培养了学生形象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