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对比信息形式提高学生领悟能力.doc

采取对比信息形式提高学生领悟能力.doc

ID:28594740

大小:1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1

采取对比信息形式提高学生领悟能力.doc_第1页
采取对比信息形式提高学生领悟能力.doc_第2页
采取对比信息形式提高学生领悟能力.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采取对比信息形式提高学生领悟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采取对比信息形式提高学生领悟能力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中学于正华摘要:针对新情况、新形势,高中物理教师积极投入到新课堂模式的研究中。要学会通过对比教学的模式彰显物理真理。关键字:新课堂模式求异对比学习兴趣高中物理对于学生来讲很难学,对于教师也很难教,尤其江苏新高考模式的实施让高中物理课时减少、学生兴趣变淡。针对新情况、新形势,我们有不少高中物理教师积极投入到新课堂模式的研究中。现就几道常见习题,通过对比教学的模式彰显物理真理:一、不同结果的对比教学【例题1】在倾角为30°静止的光滑斜面上,一辆加速下滑的小车上悬吊单摆

2、的摆线总处于水平位置.已知车、摆球的总质量为m,试求:小车的加速度。【思路】小球和车沿着斜面加速下滑,具有共同的加速度,加速度沿着斜面向下,故合力沿着斜面向下。【解法一】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重力和拉力,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出拉力和合力,并进一步确定加速度.【解题步骤】小球受重力和拉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则加速度a=2g.GN【解法二】以小球和车这一整体为研究对象:小球和车仅受重力和支持力,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出支持力和合力,并进一步确定加速度.【解题步骤】小球和车这一整体受支持力和重力,如图

3、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则加速度a=g/2同样的思路,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竟然会出现不同结果,究竟谁对谁错?这时,课堂上可以适当留些时间给学生讨论,从而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经过学生间的讨论,教师再从运动和受力的角度去分析两种解法的孰对孰错。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解法一是对的,那么解法二问题出现在哪儿?整体的运动分析没问题,受力问题出在:1、凭经验分析,没注意到题目中的“加速”的含义;2、受图形影响,把车看成了“平板车”。实际上,加速的车不仅受重力和支持力还要受到牵引力作用。二、不同思路的

4、对比教学【例题2】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思路1:(图解法)如图所示,把mg按它的两个效果进行分解如图所示.在木板缓慢转动时,N1的方向不变,mg、N1、N2应构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N2始终垂直于木板,随木板的转动而

5、转动,由图可知,在木板转动时,抓住重力不变,多次画平行四边形可知:N2变小,N1也变小,故选项B正确.思路2:(解三角形法)如图所示,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FN1与FN2的合力一定与mg平衡,即等大反向.解三角形可得:N1=mgtanα,N2=mg/cosα所以,球对墙壁的压力N1′=N1=mgtanα.球对木板的压力N2′=N2=mg/cosα在木板转动时,α减小,N2变小,N1也变小,所以选项B正确.【例题3】船在300米宽的河中横渡,河水流速是5m/s,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3m/s,试求:要使船航程最短,船

6、头应指向何处?最短航程为多少?思路1:(图解法)由已知小船在静水中速度v1=3m/s,河宽d=300m,水速v2=5m/s,因v2>v1,由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合速度不能垂直河岸,故船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抵达正对岸,确定方法如下:如图所示,以v2矢量末端为圆心,以v1矢量的大小为半径画弧,从v2矢量的始端向圆弧作切线,则合速度沿此切线方向航程最短.由图可知:cosα=,最短航程:s短==d.则有:船头偏向上游与水流方向的夹角的正弦值为4/5,根据三角形相似比,可得最短航程为:500m。本节课后,我问学生懂不懂本题

7、的思路?学生普遍反映不理解怎么会想到画圆弧?怎么想到画切线?我想了想,用数学方法解给他们看看。思路2:(解析法)由已知小船在静水中速度v1=3m/s,河宽d=300m,水速v2=5m/s,因v2>v1,由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合速度不能垂直河岸,故船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抵达正对岸,确定方法如下:如图所示,将船速沿河岸方向和垂直于河岸方向进行分解。垂直于河岸方向有:→;沿河岸方向则有:由于河宽一定,航程最短就要求沿河岸方向的位移最小。根据数学知识求解最小值可采取如下三种方法:方法1(三角函数法):令,则有:即,得所以

8、f(α)的最小值为。最短航程:=500m。方法2(求导法):令,当f/(α)=0时,此时cosα=最短航程:s短==d=500m。方法3(斜率法):,,其几何意义就是点A(0,v2)与点P(v1sinα,v1cosα)连线的斜率。点P(v1sinα,v1cosα)在以原点为圆心,v1长为半径的圆上,所以f(α)的最小值为。最短航程:=50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