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晋京:世界体系危机中国崛起

贾晋京:世界体系危机中国崛起

ID:28596948

大小:67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1

贾晋京:世界体系危机中国崛起_第1页
贾晋京:世界体系危机中国崛起_第2页
贾晋京:世界体系危机中国崛起_第3页
贾晋京:世界体系危机中国崛起_第4页
贾晋京:世界体系危机中国崛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贾晋京:世界体系危机中国崛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贾晋京:世界体系危机与中国崛起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根源是什么,是一次周期性危机还是根本性危机?遭遇重创的西方世界将一蹶不振还是浴火重生?对中国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是发展的挑战还是崛起的机遇?显然,这些问题需要一个整体性的观察框架来回答。在我看来,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体系性危机。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产生自工业革命之后,它的发展需要熊彼特定义的“创新”来驱动,即新技术会创造新的供需结构,最终扩大市场规模。而每当市场规模的扩张遇到瓶颈时,经济危机就会发生。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危机的最终克服,都是通过新市场的开辟。而新市场的开辟方式大体上可归为三种:1.通过新技术的爆发式应用创造

2、新市场;2.在地理上开辟新市场,即通过殖民或军事手段打开新市场;3.通过金融手段把原先分立的市场连为一体。本次金融危机持续发酵的关键在于:过去克服危机所采取的方式如今都难以为继。现今世界缺乏可以“推倒一切领域”的技术突破,军事手段开辟新市场的“边际收益”下降到为零甚至为负,金融手段整合分立市场是西方仍在不断使用的方式,但“饮鸩止渴”的一面日益凸显。于是,当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面临的是根本性的危机。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的占全球工业的比重却在加速上升,这与中国良好的“工业生态”有关。毫无疑问,全球经济的中心将向东亚转移,但世界体系将如何演化,尤待取决于新旧力量中心的合作博弈。本次金融危机是体系性危机

3、要说明本次全球金融危机是世界体系危机,就要首先说明这个出现危机的世界体系是个什么体系。实际上,现在的世界经济体系仍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人会问,布雷顿森林体系不是早在1973年美国取消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值关系后就瓦解了吗?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君不见2013年9月6日闭幕的圣彼得堡G20首脑峰会,关于G20性质的官方说明就是“G20是布雷顿森林框架下的非正式对话机制”吗?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否还在的判据应该是:只要美元还是世界货币,则世界经济体系就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的游戏规则是:美元与黄金按照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的比值固定,其他国家货币则与美元挂钩。1973年

4、终结的是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值关系,但美元作为其他货币的主要储备货币的规矩至今依然在执行,因此当代世界体系仍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之后运行布雷顿森林体系所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美元只是美国一国的法定货币,要给全球使用,就要建立一种使美元从美国输出到世界的机制。历史上,建立这个机制的第一步是马歇尔计划。二战后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中,美国共向欧洲投放了大约130亿美元金融、物资和技术设备援助,在欧洲建立起大量当时先进的工厂,并且使欧洲有了美元储备。欧洲的工业体系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帮助得以恢复,开始向美国大量出口工业制品。欧洲制造、美国付款的跨大西洋经济圈建立起来。到1958年,美国首次

5、成为经常项目逆差国。在此过程中,欧洲的美元储备大量增加,出现了“欧洲美元”(Eurodollar)一词。然而,尽管美国印钞、欧洲制造的机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作之初十几年看上去是可行的,它实际上却存在着致命的内在缺陷。1960年,比利时裔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RobertTriffin)提出: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其他国家就必须持有美元才能进行国际贸易,为了获得美元,就必须向美国出售商品做顺差国,而美国则要不断向其他国家买东西,在贸易上做逆差国;而世界货币要求币值比较稳定,这就要求美国不断向其他国家卖出东西做顺差国才行,其他国家则必须成为逆差国。美国作为逆差国和顺差国,都是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国际经

6、济体系的内在要求,而这两个内在要求却是彼此矛盾的,这就注定了这个体系迟早要崩溃。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悖论”,深刻揭示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全球经济秩序的深刻内在缺陷。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全球经济大循环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全球经济大循环形成如下模式:(1)世界各国向美国出口商品换取美元,并以美元与其他国家交易;(2)美国同时向各国出口商品,以收回过量美元,防止美元超跌而丧失国际货币的信用。1970年代之后,美国实体经济逐渐衰落,美国寻找到“石油美元”作为美元国际货币的基础,并通过武器等高新技术产品和1990年代的IT产业出口,来回收美元,维持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全球经济循环。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意味

7、着:美国实际上已经耗尽了那种能够飞速发展以支撑不断膨胀的货币数量的“毁灭性创新”潜力。.---但随后发生的三件大事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这三件大事是2001年9月的“9•11事件”、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和2002年2月28日欧元区诞生。“9•11事件”之后,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这实际上是通过军事介入控制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石油的贸易路线,强行确保美元回流渠道安全。另一方面,欧元区诞生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