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

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

ID:28597292

大小:66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11

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_第1页
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_第2页
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_第3页
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_第4页
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页眉高三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图1图1中心为极点,外圆为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1~2题。1、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2、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B、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C、P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N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读我国东部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回答3—5题。3.若图中表示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则①处

2、等温线向北凸出的最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影响B.海陆分布影响C.地形影响D.太阳辐射影响4.若图中表示近日点附近时的月平均气温,已知a=3℃,c=7℃,则该地最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有()A.橡胶、柑橘、毛竹B.苹果、香蕉、茶树C.茶树、柑橘、油菜D.甘蔗、茶树、油菜5.若如4题所述情况,图中②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主要是()A.冬季风影响B.海陆分布影响C.地形影响D.太阳辐射影响图3图3为我国南方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6、此河段河流流向为()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东南向西北D、自东北向西南7、滩田M处可种植一

3、季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页脚.....页眉A、水稻B、棉花C、油菜D、甜菜8、图4中能正确反映该河河水与两岸地下水关系的是(图中曲线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图4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9—11题。9.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A.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B.图②中部为天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D.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10.对图中四

4、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A.①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地基,②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B.②④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C.②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④分布着河谷农业D.①②③④都有商品粮、棉基地11.对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干支流汇合而兴起B.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运而兴起C.丙是我国十大古都之一,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D.丁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因河运而兴起在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进步内容。据此回答12—14题:

5、12.和西亚地区的交流对于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丰富了古代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②促进了我国四大发明的出现③发展了对外贸易,丰富了物产④在我国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页脚.....页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从下表可推断: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302554162.9%112247637.1%①南方人口占全国的比例不断上升②三个政权控制的总人口数呈递增趋势③唐代时南北方人口比例

6、差开始缩小④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不断南移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4.对明、清两朝赋税制度内容、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演变②由以纳实物为主向以纳银两为主演变③客观了加剧了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④商业、手工业税收所占比例日益减少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据此回答15—17题:15.秦朝统一后,革除东周以来的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A实行文化高压政策B确立皇帝制度C全国推行郡县制度D统一度量衡、货币及文字16.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唐律疏义》三

7、十卷,详细解释了律令条文。它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①中书省②尚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页脚.....页眉A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在借鉴人类先进政治思想并结合中国自身实践的基础上,优秀的中国人在近现代历史上提出了:①维新变法思想②三民主义③毛泽东思想④邓小平理论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面对中国的不断沉沦,中国的各个阶级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反映。据此回答18—21题:18.《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A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愿B与“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制度相

8、适应C要求所有产品均归圣库,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D违背了农民阶级的阶级本性无法实施19.《资政新篇》中关于政治改革的主张与百日维新中政治改革的哪一内容相似:A以法治国,政令统一B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