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

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

ID:28599869

大小:18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1

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_第1页
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_第2页
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_第3页
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_第4页
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北京市“京教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心系士人情怀深谙春秋礼义——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烛之武人物形象授课人房山区交道中学贲鎏学科语文学段:必修一年级高一教材书名:语文一(必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有一个观念已日益深人人心,那就是文言文教学应兼顾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做

2、到三者的统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强调“高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基于以上理论的指导,学习历史文章,要让学生学会和历史对话,在历史背景下分析人物教学背景分析内容分析:《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记述行人辞令,《烛之武退秦师》是其中的名篇,烛之武更是以勇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和以三寸之舌说退秦师的雄辩之才闻名于世。本堂课是第二课时,主题

3、定位为“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烛之武人物形象”,尝试把“烛之武退秦师”这一事件放在历史的背景中去观照,把烛之武放在中国传统士文化中去观照,更全面地了解“烛之武退秦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更深刻地理解烛之武身上表现出的中国传统“士”的特质,进而理解传统精神的现实意义,使整堂课有一个鲜明而全新的主题。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基本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在本文的教学中,除疏通文意、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外,还应把重点放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借鉴层面上。我校是一所普通完中校,学生分析与理解能力略有不足,课前引领学生大量的梳理历史背景知识,整理资料,对希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学会和历史对话,学

4、习尝试解读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形象。教学方式: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手段技术准备:幻灯片、文字资料教学目标1.以烛之武其人其事为中心,分析文言语句,理解和探究文本。2.在春秋历史文化背景下,体会烛之武这一人物对“礼义”的深谙和“士”的情怀。3.多角度分析烛之武形象,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成自我认知。82016年北京市“京教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示意教学过程心系士人情怀深谙春秋礼义——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烛之武人物形象一、导入: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提示语猜出与本篇课文内容相关的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组成句子,回顾对文本内容的理解。1.在国家危亡的关键

5、时刻接受使命。——临危受命2.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以退为进3.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秦晋之好烛之武临危受命,以退为进,瓦解秦晋之好。从中可见,事件核心人物是——烛之武。我们本节课,走进春秋时期,走进诸侯纷争的年代,来认识烛之武这一历史人物。【设计意图】通过先猜成语,再组成句子,回顾上节课对课文的梳理,同时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二、文本分析探究一:烛之武其人82016年北京市“京教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问题一:烛之武这个核心人物是怎样出场的?——国家危亡之际,佚之狐向郑伯推荐。

6、问题二: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为什么会想起烛之武,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教师总结补充)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郑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许之。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出场——辞命——劝慰——受命(佚之

7、狐)(烛之武)(郑伯)(烛之武)问题三:烛之武有着一定的才华,为何早不被任用?问题四:既然对此有一定的不满,烛之武为何还要答应郑伯的请求?总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士”的风骨和情怀。【设计意图】本环节探究烛之武其人,设置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学生从文本中挖掘和探究。要从人物语言中寻找突破,从正面和侧面去发现人物的身上的特征,同时借助课前自主预习材料,结合春秋时期历史文化,体会烛之武身上的“士”的情怀,理解为何要先“辞命”,体会七十岁被重用的内心感受,同时对于其危受命的敬佩。探究二:烛之武其事问题一:秦晋围郑,烛之武为什么选择退“秦”?(展示春秋形势

8、图和秦晋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