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论文

配电网自动化论文

ID:28604589

大小:39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1

配电网自动化论文_第1页
配电网自动化论文_第2页
配电网自动化论文_第3页
配电网自动化论文_第4页
配电网自动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配电网自动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I关键词:故障定位;C型行波;二次脉冲法;燃弧过程;最小差法.I1.电力电缆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21.1C型行波测距的二次脉冲法21.2三级脉冲法31.3基于GPS的电缆双端测距41.3.1滑动平均法求51.3.2最小差法求61.3.3利用和求精确时标72.结论:73.参考文献:8Abstract8Keywords:Faultlocation;Cwave;wopulsemethod;arcprocess;theminimumdeviationmethod.8.---电力电缆线路的故障定位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逐渐加大,网络结构逐渐复杂,用户对供电稳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系统

2、正常运行过程中要防止故障的发生,并且在系统发生故障后,要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位置,迅速排除故障,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将损失最小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配电网系统中,出现了地埋电缆;虽然电力电缆具有比架空线路可靠性高、占用空间少、受恶劣天气影响较小、有利于工厂布局和城市规划等优点;但是由于机械损伤、绝缘受潮、绝缘老化、水树等因素的影响,长时间运行的电力电缆也会发生故障;再加上由于电力电缆多埋于地下或铺设在电缆沟中,故障发生后,很难迅速、准确地测出故障地点的确切位置,不能及时地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往往会造成停电停产的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电力电缆的故障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关键词:故障定位;C型行波;二次脉冲法;燃弧过程;最小差法..---1.电力电缆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1.1C型行波测距的二次脉冲法二次脉冲法采用限流技术来延缓脉冲能量P的释放,它将“无源的二次脉冲产生器”串联在“高压脉冲电源”与“故障电缆”之间构成二次脉冲测试系统。二次脉冲法接线如图1所示。图1二次脉冲法接线图(1)第一次脉冲:高压脉冲击穿故障点,使电容器C中储存的能量通过R限流后在故障点处释放。(2)第二次脉冲:二次脉冲产生器随机发送测量脉冲至故障点进行采样。由此可知,二次脉冲的燃弧能量P是由电容器C中所储能量提供,经电阻R限流后,能量释放得到减缓.从而达到延长燃弧时间t2(不超过微秒级)

4、目的。二次脉冲法燃弧过程的U-t曲线如图2所示。图2二次脉冲法燃弧过程的U-t曲线图.---由于电阻R限流要损失一定的击穿能量,因此二次脉冲的击穿电压设定值U是未知的,测试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才能获得适当的击穿电压。通常,击穿电压Uj要高于最小击穿电压Uj.min的30%以上,即Uj≥Uj.min(1+30%)。又由于二次脉冲的燃弧过程不稳定,测量脉冲是随机发送的,因此需要不断调整击穿电压U及多次发送测量脉冲,才能成功采集到波形。二次脉冲法采样时需要一次触发8个(或更多)测量脉冲,且须从这8个波形中辨别出“成功波形”,而在测量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采集到的波形尤为复杂,几乎没有成功波形。1.2三级

5、脉冲法三级脉冲法采用蓄能燃弧技术,它将“有源的中央控制单元”串接在“直流高压源”和“故障电缆”之间构成三级脉冲测试系统。脉冲发送的顺序及时刻均由中央控制单元自动完成,与操作人员无关。三级脉冲法接线如图3所示。图3三级脉冲法接线图(1)第一级脉冲:高压击穿故障点后,电容器C1上所储能量P。施加至故障点。(2)第二级脉冲:中央控制单元的储能装置C2的能量P2也加至故障点。(3)第三级脉冲:燃弧稳定后,控制系统发送测量脉冲采样。由此可知,三级脉冲法的燃弧能量P是由高压脉冲电容C1所储能量P1和有源蓄能装置C2所储能量P2共同提供,即P=P1+P2,且能量P2的释放受控于控制系统并以小电流、稳定燃

6、弧形式进行。由于有了外界能量的补充,故障点处的弧短路时间t3.---从微秒级延长至毫秒级,达到了量级的变化,同时击穿燃弧并不消耗第一级的脉冲能量,相反还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因此三级脉冲法的击穿电压设定值Uj与最小击穿电压Uj.min相当,即Uj=Uj.min。通常,Uj.min在三级脉冲测试前是已知的,因此不需要调整击穿电压设定值Uj。三级脉冲法燃弧过程的U-t曲线如图4所示。图4三级脉冲法燃弧过程的U-t曲线图三级脉冲具有足够长的弧短路时间,并能在燃弧稳定期自动触发测量脉冲采样,从而保证每次触发的测量脉冲都能采到弧短路波形。在蓄能燃弧的基础上,三级脉冲法在燃弧稳定的整个时间段t3内,采用了

7、分时刻多次控制触发测量脉冲技术,即将t3分为8个时段后分别触发8次测量脉冲,从而保证了三级脉冲采样不受故障点环境的影响,即使在极端环境下(故障点在水中)也能成功采集波形。三级脉冲法的采样波形是在燃弧稳定期控制触发测量脉冲而获得的,所以其波形与“低压脉冲短路波形”几乎一致,极易判读,大大提高了测试成功率。1.3基于GPS的电缆双端测距.---考虑到行波故障测距只需实时采集而不是实时控制的特点,若能实时准确记录秒脉冲与高精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