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五校2015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福建泉州五校2015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ID:28609915

大小:29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1

福建泉州五校2015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福建泉州五校2015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福建泉州五校2015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福建泉州五校2015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福建泉州五校2015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泉州五校2015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秋季南侨中学、永春三中、永春侨中、荷山中学、南安三中高中毕业班摸底统一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殷商甲骨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卜辞可被视为原始形态的农事诗B.说明古代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强C.卜辞反映出古代生产力低下D.卜辞中文字与现代汉字非常接近2.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

2、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A.封建经济的衰退B.专制集权的巩固C.理学思想的影响D.审美意识的觉醒3.中外艺术作品常有许多相通之处,以下两幅作品的共同点是()A.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B.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C.注重写意,抒发个人情感D.大胆创新,开拓绘ICI艺术的新流派4.《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3、。……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A.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B.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C.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页脚---1.《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秋七月,初税田”B.“除井田,民得买卖”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2.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

4、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3.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A.国家经济政策B.经济发展规律C.产业结构现状D.国际关系

5、格局4.(右图)1980年12月11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早在30年前,温州和全国多数城市一样,做个“个体户”并不是件光鲜的事。“女孩子当个体户,连对象都找不着……”。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A.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B.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D.1999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5.“史实”“

6、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6.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页脚---C.内阁取代六部D.

7、首辅权力失控1.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皇权受到政府制约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2.《秦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表明二者()A.立法的目的一致                    B.都是维护封建王朝的工具C.都违背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D.立法理

8、念不同3.下图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二月革命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4.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