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儒学对话

科学与儒学对话

ID:28618006

大小:20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2

科学与儒学对话_第1页
科学与儒学对话_第2页
科学与儒学对话_第3页
科学与儒学对话_第4页
科学与儒学对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与儒学对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今天读了两位大学问家的文章和书信,很有感慨,特推荐给各位朋友,有时间不妨一读。两位教授,一位是计算机科学家--黄铁军,今年43岁;一位是哲学家--汤一介,今年86岁。两位的年龄相差一倍;研究的学科一位是“理工”,一位是“文史哲”。读读两位的书信对话,对我们搞计算机的人不啻于大开眼界。黄铁军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1970年出生。今年43岁。汤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27年出生。今年86岁。  黄铁军像按:2012年世界科

2、学界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boson)”。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基本粒子。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W.Higgs)发表了一篇物理学论文,提出一种粒子场的存在,预言一种能吸引其他粒子进而产生质量的玻色子的存在。他认为,这种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其他粒子在这种粒子形成的场中游弋并产生惯性,进而形成质量,构筑成大千世界。希格斯所预言的这种粒子后来被以他的名字命名,由于该粒子的重要性和神秘性又被称为“

3、上帝粒子”。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实验发现并证明的粒子。.---  受西方宣布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刺激和启发,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黄铁军教授撰写了《希格斯玻色子、格物致知与四大皆空》一文,从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了对儒家自《大学》以后从朱熹到王阳明关于“格物致知”方法在认识上所存在偏差的批评,并求教于汤一介先生。汤先生于2012年12月24日复信,回应了黄教授提出的批评和问题。该信的意义在于这是一次人文学者与科学工作者的对话,汤先生在信中有针对性地谈到了自己对中

4、西文化的看法,以及对人类未来走向的忧虑。现征得汤先生和黄教授同意,将汤一介先生与黄铁军教授的往复信函在本网刊登,以飨读者。希格斯玻色子、格物致知与四大皆空黄铁军《中华读书报》(2013年01月16日 05版)一    每年的诺贝尔奖都是新闻热点。今年博彩公司把莫言列入文学奖赔率前三名,这比办奥运还刺激,一下子就点燃了国人“百年圆梦”的热情。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热度最高的大概是物理奖,2012年7月4日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发布消息,宣布以超过99.99994%的确定性(在统计意义上精度超到了五倍标准差)发现了

5、希格斯玻色子,之后很快就被列为诺贝尔物理奖的大热门,但最终并未获奖,可以说距离获奖尚有0.00006%之遥,当然也可能咫尺天涯。    与物理奖丁是丁卯是卯地较真不同,瑞典学院的评委们终于决定把文学奖颁给中国。虽然获奖人莫言十分冷静低调,但这并不影响国人的自豪感,连没看过莫言作品的都莫名兴奋,可见鲁迅先生1927年的预言并未过时。当时,台静农传话说瑞典人斯文·赫定有意提名,鲁迅在回信中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

6、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    先生深知中国传统文化的老毛病,当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拒绝诺贝尔奖,可谓用心良苦。而今我们正步入小康,美欧接连遭遇金融危机,不幸成为国学和精神胜利法一唱一和的新论据。过去几年,读经热甚嚣于市井,孔子像竖立至国博,国学班进高校并成为商界新宠。莫言获奖,更让国人久伏的虚荣心喷薄欲出,但是,从《檀香刑》到《生死疲劳》,莫言作品中挥之不去的沉重感,与鲁迅先生的批判一脉相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老毛病是缺乏“求真务实”的

7、格物致知精神。儒学道统传人们往大处喊也不过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但是“天地”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基础研究问题,《易经》之后就没有再真花功夫研究。直到二十世纪初,鲁迅先生还在《呐喊》自序中慨叹“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可见传统儒学对“格物致知”误读之深,蒙蔽之久。    如今赛先生已经作为显学在中国得到承认和尊重,但是“格物致知”的精神尚未真正融入我们的血脉,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和文学奖在中国的不同际遇就是明证。7月4日欧洲粒子中心发布新闻后,国外媒体称“半个世纪以来物理

8、学的最大进展”,国内“标题党”则打出了“比登上月球更重要”的旗号,也曾短暂吸引了一些注意力,但是不久国民热情就转向了伦敦奥运会的金牌榜。其实,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基本驱动力是人类“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与目的性的登上月球是完全不同的追求。    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成立的最后一环,是人类认识世界历程中的一座丰碑。标准模型描述了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统一机制,标准模型预言存在61种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