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以重庆市l村为例

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以重庆市l村为例

ID:28640992

大小:6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2

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以重庆市l村为例_第1页
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以重庆市l村为例_第2页
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以重庆市l村为例_第3页
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以重庆市l村为例_第4页
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以重庆市l村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以重庆市l村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以重庆市L村为例吴纪树内容摘要:当代中国乡村在社会变迁的洗礼下,乡村秩序的基础开始动摇,不断出现纠纷诉诸法律的情况,而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并没有彻底消失,由此形成了转型乡土社会的纠纷形态与解决机制。本以为可以占据主导地位的法律诉讼却遭遇了被“冷落”的尴尬,为此,需要在法律内外实现策略的调整,一方面包容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存在,另一方面进行乡村司法策略的尝试。为了实现乡土社会的法治建设,国家必须以新的姿态面向当代乡村。关键词:社会转型乡土纠纷差序正义司法策略法治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社会大转型的特殊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已大不同于

2、以往,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正伴随改革开放悄然改变着模样。其中,改革的春风同样吹到了广大农村。农村的改革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迁,原来在农村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村庄和家族的影响力在减弱,开始出现新的阶层分化,农村变化的动力主要来自社会的内部,因此农村的社会变迁表现出多样性和内生性。特别是随着农村与城市交往的加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出现了多种结构和系统共存的局面。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多样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系统必然存在多元的利益主体,尤其在转型时期,利益在个体交往中的驱动力远远大于农业社会,不

3、同的利益诉求在乡土社会有限的资源面前常常引发冲突,此时,多元的利益争夺导致转型时期乡土社会的纠纷数量不断增多。那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将呈现怎样的样态和局面?这些纠纷的解决与法治中国的建设是否存有距离?当现代的司法理念碰到转型时期的乡土社会又是何种遭遇?等等。这些问题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但鉴于乡土社会法治问题的宏大叙事性在这里无法一一展开,因此,本文仅就转型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进行初步探讨。同时,国家司法在乡土社会的运行中遭遇到了种种困惑,而这些困惑又是当今中国法治建设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故寻求“司法脱困”策略也是重构乡土秩序的重要环节。

4、一、理论与调查社会有纠纷,就必定出现关于纠纷解决的研究,它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命题。纠纷解决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很早就进入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后来,在法学领域也逐渐成为研究者们的旨趣与目标。我们注意到,在法学领域,纠纷解决的研究呈现跨学科的交叉视角,重实证的社会调查之特点。笔者也是基于多维研究视角与社会实证调查来展开讨论。何谓“纠纷”?无论是在社会学领域,还是在法学领域,都没有达成共识。在此,笔者也不奢求给定一个众人皆服的概念,但一般来讲,纠纷是对既有秩序的否弃与破坏。“纠纷的发生,意味着一定范围内的协调均衡状态或者秩序被打破,纠纷不仅是个人之间的行为

5、,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与解决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范愉、李浩:《纠纷解决——理论、制度与技能》,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2页。关于纠纷解决的解释,学者赵旭东在总结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之后给出了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他指出,“-..纠纷解决就是纠纷主体自身或者在第三者参与下通过一定的方法或者手段在一定意义上化解矛盾或者消除纷争的情形。”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这样的理解不仅看到了纠纷解决的目的,也注意到了纠纷解决的过程和结果,笔者赞同这样的看法。现实纠纷的解决过程通常包含的三个明显的阶

6、段:不满或者前冲突阶段、冲突阶段及纠纷阶段。前冲突阶段是个体或者组织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并对此进行抱怨或者思考,它可能导致冲突(第二阶段)的发生,也可能弱化冲突。很明显,此情境若是没能得到化解,那么冲突就来了。冲突阶段的受害者会将对抗的矛头指向冒犯者,并表达自己的愤懑感与不公正感,注意冲突只涉及两方主体,因此是双向的。同样的,冲突得不到消除的后果就是纠纷阶段的到来,在此阶段,冲突被公开化,第三方开始参与进来。参见[美]史蒂文·瓦戈:《法律与社会》(第9版),梁坤、邢朝国译,郭星华审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3—204页。纠纷解决的法律途径使双向的冲突

7、向三方的纠纷转变,当争端正式进入司法场域之后,纠纷解决将不同于其他的解决方式,它没有协调或让步,它是终极性的。关于纠纷解决的方法,每个社会都存在着多样的形式。从人类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人们通过忍让、回避、暴力、羞辱、仪式(如赛歌),甚至借助超自然力量(巫术、宗教)等实现纠纷解决;从法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则是提倡诉讼与非诉讼(替代性)相结合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究其实质,无论是在哪个学科视野下,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并存是不争的事实。因而在研究转型时期乡土中国的纠纷解决问题之时,同样要坚持多样化纠纷处理的理念,而事实上,乡土社会也的的确确地展示了一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