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导学案任庆玲

蜀道难导学案任庆玲

ID:28649580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2

蜀道难导学案任庆玲_第1页
蜀道难导学案任庆玲_第2页
蜀道难导学案任庆玲_第3页
蜀道难导学案任庆玲_第4页
蜀道难导学案任庆玲_第5页
资源描述:

《蜀道难导学案任庆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蜀道难》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2、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揣摩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2、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学习重难点】重点:理清思路,熟读成诵,理解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诗歌主旨的探讨,体会诗人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借助“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

2、思想情感,,在熟读文本基础上认真研读学案内容。2、规范书写,自主完成;按时上交,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3、诵读法、探究法【课前预习学案】一、自主学习1、走近作者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

3、,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3、关于这首诗.---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习作,大抵以驰骋文采为高,未必有什么寓意。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文,以超越古人为能事。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入蜀的诗歌,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同类题材的作品在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入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大振,从此奠定

4、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如南朝陈著名诗人阴铿的《蜀道难》云:“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色,诗歌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4、背景内容本诗作于唐天宝初年,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本诗中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

5、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二、基础梳理1、熟读全诗,试给全诗划分节奏。如:(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参照课文注释,读懂诗意,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3、给下列划横线字注音:A噫吁嚱()鱼凫()秦塞()石栈()猿猱()扪参()B抚膺()巉()岩喧豗()飞湍()砯()崖崔嵬()吮血()咨嗟().---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

6、横线的词语(1)危()乎高哉(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开国何()茫然(4)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6)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7)连峰去()天不盈()尺(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9)所守或()匪亲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猿猱欲度愁攀援(2)雄飞雌从绕林间(3)使人听此凋朱颜(4)砯崖转石万壑雷(5)侧身西望长咨嗟(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课内探究学案】一、朗读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自由朗诵;学生齐读;背诵。二、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把握其主旨,体会

7、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学生自读全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探究一:1、诗歌有三“叹”,分别叹的是什么?2、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3、阅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诗,说说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探究二:4、诗的第二节中,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怎样的气氛?5、“连峰去天……万壑雷”几句描写好在哪里?(从修辞的角度回答)探究三:6、写剑阁的那一段包含哪些内容?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归

8、纳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拓展延伸】高考优秀作文事例: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