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式教学分析案例

科学探究式教学分析案例

ID:28651979

大小:5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2

科学探究式教学分析案例_第1页
科学探究式教学分析案例_第2页
科学探究式教学分析案例_第3页
科学探究式教学分析案例_第4页
科学探究式教学分析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式教学分析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科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案例4】绿色沉淀  在一次化学实验室开放活动中,有几个学生想做课本实验习题中的一组实验,题目是:怎样用实验实现下列物质转换:  铜→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铜↓   铜给出的试剂有:铜丝、铁丝、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仪器有酒精灯、试管等。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酸、碱、盐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实验方案设计,对实验过程和步骤进行了讨论,之后他们开始动手实验。先把铜丝在酒精灯上烧热,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铜;再将得到的氧化铜溶于稀硫酸,就得到了硫酸铜溶液。实验顺利,学生们很

2、兴奋。把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之间,铁丝表面析出了有光亮的红色的金属铜,同学更加兴奋。取出铁丝,再把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怎么出现了浅绿色沉淀?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这绿色沉淀是什么呢?学生们一时都怔住了,出什么问题了呢?几个学生讨论了一下,找不出原因。于是他们拿着试管找到了我,“老师,这氢氧化铜沉淀怎么是绿的?”“来,说一下这个沉淀是怎么出现的?”一名学生把实验过程简单地说了一遍。我说:“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后,取出铁丝时,析出的铜附在铁丝表面上

3、同时被取了出来,反应中生成的硫酸亚铁呢?”几名学生立刻恍然大悟,争先恐后地说知道了。“请你给大家说说吧,”我请一名学生讲一下其中的道理。他说:“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的是置换反应,铁置换出溶液中的铜离子,铜离子被消耗,同时生成了亚铁离子,再加入氢氧化钠时,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结合,生成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性质很不稳定,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转化为浅绿色沉淀。由于溶液中铜离子很少,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很少,蓝色被绿色遮掩显不出来了,所以只看到了绿色沉淀。”学生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我并没有马上

4、肯定,而是启发大家“他的分析是不是正确呢?同学们可以再取一些没有与铁丝反应的硫酸铜溶液试一下。”一名学生立刻用试管取了一些硫酸铜溶液,然后加入了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絮状的氢氧化铜沉淀终于出现了。同学们先是高兴的欢呼雀跃,但是很快就安静下来了。一名同学感慨地说:“化学真是太奇妙了,做化学实验收获真是太大了。只差那一点,现象就出不来,生成物就不一样。”我说:“学科学,不仅要有热情,还要有正确的科学态度,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不屈不挠的科学精神。”-..  在实验室开放的活动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实验在

5、化学中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还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在发现现象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时,通过反思实验过程,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实验进行探索,直到得出正确结论,这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正确的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对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新知识,将是一个良好的经验。  【案例5】 催化剂的概念  在以往学习催化剂的概念时,教师通过氯酸钾在加入二氧化锰前后反应放出  氧气的快慢来向学生介

6、绍催化剂的概念,虽然学生了解了催化剂的概念,但是不是真正地理解了这个概念,则不得而知了。那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具体实验方案可参考如下:  1.取等质量的氯酸钾两份,其中一份不加二氧化锰,另一份加入二氧化锰  (要测出质量);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氧气的放出情况。  2.将生成物溶解、过滤、蒸发,回收二氧化锰,与原来的质量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催化剂的概念。  3.还可以用此次回收的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继续制取氧气,使学生进一步  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7、 4.进一步延伸。  (1)在试管中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  (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上述反应用过的提取出来的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后将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与加入前所称量的二氧化锰进行对比,加深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5.实验结束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催化剂的概念。当然对学生概括得

8、出的催化剂的概念不能要求非常精确,只要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案例6】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发生变化吗?  提出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做出假设  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对“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的问题,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①增加;②减少;③不变。  收集证据  途径一,回忆已有知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