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的生态优先地住宅规划设计

基于的生态优先地住宅规划设计

ID:28652857

大小:1.27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2

基于的生态优先地住宅规划设计_第1页
基于的生态优先地住宅规划设计_第2页
基于的生态优先地住宅规划设计_第3页
基于的生态优先地住宅规划设计_第4页
基于的生态优先地住宅规划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的生态优先地住宅规划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基于生态优先的住宅规划设计——以温州生态园三廊桥项目为例1项目现状和指标本工程位于瓯海大道南侧,三垟湿地西侧,在南面紧靠大罗山,由瓯海大道、中兴大道和甬台温高速公路(高架快速路)围合形成的三角形状,建设用地面积约22.1公顷,以瓯海大道为界,从北往南依次为A、B1、B2、B3、C五个地块,其中:A地块用地面积约3.9564公顷(不包括A地块北侧沿瓯海大道公共绿化带0.8234公顷),B1地块用地面积约4.0033公顷,B2地块用地面积4.1995公顷,B3地块用地面积约5.6481公顷,C地块用地面积约4.2973公顷,总

2、建筑面积713617平方米(不包括地下室半地下室和用作公共活动空间的架空层),建筑密度21.1%,容积率3.23,建筑层数18~31层。为了处理好保护、整治和建设相统一的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好城市生态敏感区的规划设计问题。现将具体研究重点归纳如下:(1)生态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文化性原则(4)整体化原则(5)人性化原则。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项目名称单位指标1、规划建设用地红线面积h㎡23.13342、总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部分)㎡713467.4A、居住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653392.3B、商业建筑面积㎡44770C、配套

3、公建建筑面积㎡11955.1D、幼儿园建筑面积㎡33503、地下室建筑面积㎡1715275、容积率3.266、建筑占地面积㎡465977、建筑密度%21.38、绿地面积㎡72180.79、绿地率%33.011、住宅总户数户447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对现状的分析 绿色住区环境观念的提出,对我国建国50多年来在住宅与住区环境中所确立的以满足人们居住基本需求为目的建设指导思想将产生巨大的冲击。走向未来的我国住宅与住区环境建设,必将以"改善住区环境生活质量"为起点,努力营造出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的绿色住区环境来。从绿色住区环境建设来看,形成绿色

4、住区环境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绿色住区环境能给住区居民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应有较好的日照、空气与通风条件,并远离释放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和噪声源;—建立以绿主的住区环境规划模式,将住区环境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在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上,应注意将其与居住、服务、交通等系统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且改变以往"绿地指标"的简单计算方法。—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在绿色住区环境中还需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这是因为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能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

5、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1.1城市生态住区的特征1.1.1自然生态整体性住区中的生物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之间能共生、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住区要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大气、水、土、声、光、热、生物物种、数量等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除此之外整体景观生态格局也要合理,满足人类与各种生物的生存需要。1.社会生态整体性城市生态住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组织单位,住区社会结构的本身要有一个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化且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多重社会结构体系。这种体系中应该具有良好的社

6、会氛围、居民能够持有共同的生态理念、形成住区中的安全感、场所感和归属感。2.时空发展协调性城市生态住区是人类对理想居住环境追求的结果,是当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城市生态住区所适应的人类生活方式、发展要求等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先锋性。由于城市生态住区的规划设计目标是满足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长期的共生协调发展的长远目标,扭转工业革命以来整体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的恶果。因此与城市生态住区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要求也与高速城市蔓延与盲目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时代不同。城市生态住区提倡现代生活方式的进一步演进,以使住区环境质量能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而不是

7、彼此偏废。2.1可持续住区规划设计  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人是住区环境的主体,设计必须以人为本。进行未来绿色住区环境的设计实践,即需首先把握住绿色住区环境设计的特征,以及在设计实践中应遵循的原则。而作为绿色住区环境设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可持续特征、循环特征、时代特征方面,即:  1.可持续特征:  绿色住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征意为住区环境设计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应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及选择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具体在其规划设计的构思、平面布局结构与各类设施的设置方面应尊重住区内土地和环境及栖居者的自然属性,全面考虑住区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

8、及周围环境的各种关系,强调人类活动与住区环境所处地域的不可分割性。从而提高住区的吸引力,并使其成为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细胞。  2.循环特征:  这是指在绿色住区环境中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原料及废料能相互循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