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实验探究碰撞中地不变量》学案

16.1《实验探究碰撞中地不变量》学案

ID:28655607

大小:7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2

16.1《实验探究碰撞中地不变量》学案_第1页
16.1《实验探究碰撞中地不变量》学案_第2页
16.1《实验探究碰撞中地不变量》学案_第3页
16.1《实验探究碰撞中地不变量》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16.1《实验探究碰撞中地不变量》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高二物理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学案设计者:高班级姓名:座号:交印日期:【学习目标】识记: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理解: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应用: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重点难点】重点:碰撞中的不变量的探究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自主检测】碰撞是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后,都发生变化。两个物体的质量比例不同时,它们的也不一样。物理学中研究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节通过实验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守恒)。我们只研究最简单的情况——两个物体碰撞前沿

2、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做。问题:1.在物体碰撞过程中,哪些物理量会对碰撞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影响呢?2.要探究物体在碰撞中存在的不变量,你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用什么方法怎么测量?3.按照你的测量方法画出你的测量装置图:4.如图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两小车质量m1和m2,以及它们碰撞前的速度,得到一些数据,根据下图表中的数据填充表中的空缺:(规定m1碰前速度方向为正,则跟它相反方向为负)【知识点拨】一,测量物体的速度的方法(1)光电门测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滑块上红色部分为挡光板,挡光板有一定的宽度,设为L,气垫导轨上黄色框架上安装有光控

3、开关,并与计时装置相连,构成光电计时装置。当挡光板穿入时,将光挡住开始计时,穿过后不再挡光则停止计时,设记录的时间为t,则滑块相当于在L的位移上运动了时间t,所以滑块匀速运动的速度v=L/t。(2)摆球测速原理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把两个小球用线悬挂起来,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如图: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落下时的速度;测量被撞小球摆起的角度,从而算出被碰后的速度。设摆线长为L,小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被拉起的角度为θ,落下时的速度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解得:  同理可求出碰后各小球的速度。也可以用贴胶布等方法增大两球碰撞时的能量损失。注意:由

4、于此实验中角度的测量有困难,适于定性研究。(3)打点计时器实验探究法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导轨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让滑块A静止,滑块B运动。在两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个滑块连接成一体。通过纸带测出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4)利用平抛运动的装置实验探究法  如图所示,让一个质量较大(为m1)的小球A从斜槽上某高度处滚下来,与放在斜槽末端支柱上的体积相同、质量较小(为m2)的小球B发生正碰。两小球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但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不便于直接测量,如果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通过测量水平位移进行等效代换,问题就变得简单多

5、了。因在相同高度处,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其初速度成正比,两小球在碰撞后及A球碰前均做下落高度相同的平抛运动,在落地前运动时间相等,因此用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则它们飞行的水平距离OP、OM、O′N就在数值上等于它们各自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初速度v1、v1′、v2′,从而实现v1、v′1、v′2和OP、OM、O′N的等量代换。【经典体验】例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设法使小车A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的小车B相碰并粘在一起,继续做匀速运动,设计图如图所示:在小车A的后面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

6、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在图上标出。A为运动起始的点,则应选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A=0.4kg,小车B的质量mB=0.20kg,则由以上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BC,DE  (2)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物体的碰撞过程中,碰撞前后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之和是不变量,即m1v1+m2v2=m1v1ˊ+m2v2ˊ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课后反思】1.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2.你的困惑是:  解析:  (1)因为小车A与B碰撞

7、前、后都做匀速运动,且碰后A与B粘合在一起,其共同速度比A原来的速度小。所以应选点迹分布均匀且点距较大的BC段计算A的碰前速度,点间距小的DE段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  (2)由图可知,碰前A的速度和碰后AB的共同速度分别为       故碰撞前后:   mAvA=0.40×1.05kg·m/s=0.42kg·m/s   (mA+mB)vA'=(0.40+0.20)×0.695kg·m/s=0.417kg·m/s  可见,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