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算世界的奥运史

超算世界的奥运史

ID:28659095

大小:19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2

超算世界的奥运史_第1页
超算世界的奥运史_第2页
超算世界的奥运史_第3页
超算世界的奥运史_第4页
超算世界的奥运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算世界的奥运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迅猛发展,它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科研和学术等领域。我国现阶段超级计算机拥有量为22台(中国内地19台,香港1台,台湾2台),居世界第2位,就拥有量和运算速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就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来说我们和发达国家美国、德国等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利用超级计算机来为我们的工业、科研和学术等领域服务已经成为我们今后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超级计算机是

2、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它对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超级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为我国走科技强国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具体来说,可以模拟导弹的弹道,设计高性能的飞机,空间飞行器模拟飞行等超算世界的奥运史:中国超级计算机发展回顾http://www.enet.com.cn/server/  2010年06月02日15:51  来源:eNet硅谷动力  字号:小

3、大【文章摘要】世界各大国里面只有美国、中国是自己制造的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由于美国严格的高技术禁运政策,如果不是我们自己能研制出来,那么我国现在最

4、快的超级计算机,也就是从IBM买来的25万亿次每秒的淘汰产品。1992年,英特尔推出Paragon超级计算机,它成为历史上第一台突破万亿次浮点计算屏障的超级计算机。  1996年12月,SGI公司研制出一台具有256个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安装在美国国家实验室。这个系统的处理器还将增加为4096个,运算速度达到了30000亿次。  进入2000年之后,超级计算机的竞争日渐激烈,日本和美国彼此成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比如在2003年世界前十名的超级计算机名单中,日本的“地球模拟器”排在榜首,后面全是清一色的美国产超级计算机。而保持运算速度

5、最快记录的超级计算机则是日本NEC刚刚发布的SX-8,每秒运算速度高达65万亿次。  在厂商之间,IBM、英特尔、DELL、NEC和SGI的竞争一向激烈,近来又冒出了苹果。这家公司的G5苹果超级计算机已经后来居上,超过英特尔居于超级计算机排行榜的第三位。在中国,曙光和联想同样开发了国产超级计算机,在全球500强超级计算机中能够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56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并筹建了中国第一

6、个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诞生。  以逻辑电路器件作为标志,到目前为止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分为四代。此外还有“第五代”即人工智能计算机和“第六代”即生物计算机的说法。每一代计算机,都比前一代更小、更快,技术工艺要求更高,价钱也更便宜。中国科学家研制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工作,几乎贯穿于整个毛泽东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美国研制出第一代计算机用了4年(1943-1946,标志:宾夕法尼亚

7、大学莫尔学院的ENIAC),而中国通过学习苏联的技术,仅用3年就完成了(1956-1958,中科院计算所的103机),并生产了38台。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美国从第一代计算机进入第二代计算机花了9年时间(1946-1954,标志:贝尔实验室的TRADIC),中国用了7年(1958-1964,标志: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国防科技大学前身的441B机),生产了约200台。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段发展过程美国用了11年(1954-1964,标志:IBM公司的IBM360),中国用了7年时间(1964-1970

8、,标志:中科院计算所的小规模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11机”)。  1965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块集成电路在上海诞生,仅比美国晚了5年。在此后的岁月里,尽管国外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但这一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工人阶级,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起了中国早期的半导体工业,掌握了从单晶、设备制造,再到集成电路制造全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和丰富的知识,相继研制并生产了DTL、TTL、ECL等各种类型的中小规模双极型数字逻辑电路,支持了国内计算机行业。当时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除中国外,只有美国、日本和苏联。  

9、我国的超级计算机研制起步于60年代。到目前为止,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主要从事大型机的并行处理技术研究;第二阶段,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主要从事向量机及并行处理系统的研制;第三阶段,自80年代末至今,主要从事MPP系统及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