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

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

ID:28664171

大小:5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2

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_第1页
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_第2页
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_第3页
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_第4页
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_第5页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安抒情小赋的文学价值姓名:蒋程安学号:200440101559指导老师:李洪亮摘要:作为两汉主流文学形式的赋,发展到东汉末年,其创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张衡的《归田赋》开始,大赋渐渐向抒情小赋转变。到了建安时期,则形成了以抒情小赋为主的创作高潮。比如曹植赋,除8篇仅存数句而无法详勘内容外,现存44篇,骚体赋2篇,散文大赋1篇,而抒情小赋却有41篇。这时期的小赋相对于汉大赋来说在文学史上有其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描写对象上的转变,二、人性的回归,三、形式上的灵活风格,四、艺术风格——楚骚传统

2、的回归。关键词:抒情小赋建安时期文学价值赋是两汉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样式,但到了东汉末年,赋体文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由以体物、叙事为主的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的趋势。到了建安时期,抒情小赋则成了赋创作的主要形式。所谓的抒情小赋是一种灵活多变的赋体,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在汉大赋兴盛的同时,小赋已有所发展。这些小赋一般没有大赋的主客对答结构,句式则以韵文为主,在表现手法上灵活多变,“或借物抒情,或序志述行”。注:[1]谢佩媛李永田主编陈洪治编著﹒赋·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1版﹒2

3、15页.刘勰曾评价这类小赋:“至于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拟诸形容,则言务纤密;象其物宜,则理贵侧附:斯又小制之区畛,奇巧之机要也。”[2]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81页.汉代的抒情小赋的特点是既吸收了屈骚浓烈的抒情性,又去掉了其中纷沓繁密的想象,语旨清俊明丽,篇幅也相对短小,结构简朴,句法则与汉大赋的骈散结合有所不同,明显地趋于对偶整齐。在汉代,抒情小赋虽已兴起,但作为文人创作的主流仍然是大赋。到了建安时期,铺张扬厉的大赋才为抒情小赋所取代,篇幅明

4、显的缩短,像汉代“古赋”那样的长篇巨制已经少见了,本文拟就建安抒情小赋的产生及文学价值作一探讨。一、产生的原因要了解抒情小赋在建安时期兴起的原因,首先,我们要弄清“建安”这个文学概念,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年——公元220年)。但中国文学史上“建安文学时期”实际上要略长于此,建安文学通常指汉末到魏初这段文学时期,上可追溯到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下延伸到魏黄初十年,即230年前后的四十多年的文学,被称为建安文学,这段时期就是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这一时

5、期作家众多,典型的代表是“三曹”、“七子”。“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是围绕在曹氏集团周围,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人。.---众所周知,东汉中叶以后,多数皇帝年幼,导致局势日趋混乱,外戚与宦官两大势力迭相掌权,他们相互倾轧、杀戮,作恶多端,豪强地主的势力也日益膨胀。到东汉末年,社会一片黑暗,是非颠倒,民不聊生,经济萧条,邪恶横行,终于在中平元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各豪强集团在镇压农民起义时乘机壮大自己,形成了各自割据的势力,汉代也名存实亡了。动乱中,文士们的生存成了很大的问题,

6、他们时常感到朝不保夕,比如孔融死于政治斗争之中,杨修也是如此。所以此时社会上既缺乏汉大赋中出现的歌功颂德的对象,而作家也难有唱赞歌的心绪,故而他们就不可能有时间去写洋洋数千言的鸿篇巨著,因而抒发人们性情描绘周围一草一木的抒情短制,也就应运而生了。抒情小赋在建安时期的繁荣除了上述的社会原因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建安以前小赋的创作已有所发展,这为建安抒情小赋的发展作了铺垫。汉大赋繁荣的时期,小赋已有创作,东汉末年出现了不少抒情小赋家,如:张衡、赵壹等。其次,东汉末年,垄断了两汉300多年的儒学已走向崩溃,迅速地

7、衰弱,而此时的士人们也由于找不到精神的依托,心中尤其苦闷,所以此时的赋家对周围的事物尤为敏感。如对“夕阳”、“苦草”的描写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特别多。他们更倾注于内心感情的抒发,更倾向于表达个人主观的情绪。同时,屈赋传统的影响亦不可忽视,正如马积高在谈赋的起源问题时说:“骚体赋源于楚辞,散体文赋源于诸子问答体和游士的说辞,诗体赋源于《诗经》。”[3]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8页.而骚体赋本身就有很大的抒情性,可以看出,屈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安抒情小赋繁荣局面的到来。二、文学价值

8、建安时期的抒情小赋在赋发展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其“抒情”这一特点,得到了众多赋家的赞扬。除了“抒情”这一特点外,与以前的汉大赋相比,它更具有文学性。下面就它与汉大赋的特点作以下几方面的比较:(一)、描写对象上:由汉大赋的宫廷、苑囿、车骑、田猎等至建安抒情小赋的一事一物的转变汉武帝时,国家空前强大,汉大赋得到了发展,并成为两汉的主流文学样式。此时的著名赋家有司马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