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升和毫升2-冀教版

1 升和毫升2-冀教版

ID:28678282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2

1 升和毫升2-冀教版_第1页
1 升和毫升2-冀教版_第2页
1 升和毫升2-冀教版_第3页
1 升和毫升2-冀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1 升和毫升2-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升和毫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了解一升和一毫升的意义。理解、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2、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3、情感目标:在实践操作和共同探讨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拓展延伸练习培养学生节约用水意识。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认识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和毫升的感知与认识。2、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过程:一、课前律动,导入新课。1、学生跟着音乐

2、律动。设计意图:使学生身心愉悦,以最佳状态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2、师:做完律动大家有什么感受?希望大家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来学习认识升和毫升的知识。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点明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二、认识容量。1、出示两个水杯。2、请学生观察两个水杯,并说说哪个水杯盛水多。精品3、说明:哪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容量小。(板书:容量)4、出示两个容量不同的水杯。5、谁知道哪个的容量大?6、请同学们说说观察和比较的方法。7、想一想,谁能说出水杯的容量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说一说。8、同学们说的有不同的地方,大

3、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因此人们给容量定了统一的单位。二、认识毫升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各种容器。2请同学们说一说容器上标的是什么容量单位。板书毫升和ml,说明毫升也可以用ml来表示。3、请同学展示用毫升来做单位的容器。4、教师拿出有一毫升水的量杯。谁来形容一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5、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看看一毫升大约有多少滴水。学生拿出老师课前发的装有一毫升水的注射器,分小组进行实验。 6、你对毫升有了哪些认识?师:毫升是测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用感官充分去感知一毫升水有多少,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三、认识升精品1、谁拿的容器上还有不同的容量单位?板书升和L(说明升也可以用字母L表示。2、升也是容量单位之一,那么,一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升大约有多少。3、要想科学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工具,量杯上有刻度,标着1的地方表示容量是1升,2就表示容量是2升.。4、现在老师将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中灌满的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了什么吗?5、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6、教师说明并板书:棱长1分米的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一升。7、多媒体出示一些容器,学生读出容器的容量。

5、四、小游戏。学生展示自己的容器,全班同学猜猜这个容器应用什么单位,容量大约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让学生加深对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的认识,以及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升与毫升的进率1、问题:小明每天喝大约1000毫升水,小明的爸爸每天喝2升水,谁喝的水多呢?学生说说,并说明想法。教师指出:要想准确知道谁喝的水多,谁喝的水少就要换算成相同的容量单位。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说出1升等于1000毫升,那这个进率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同学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内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比一次说一说100毫升,1

6、50毫升,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500毫升分别在哪里。2、小组实验。学生用容量是200毫升的量杯,向容量是一升的容器倒水,看看几次能倒满。3、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精品4、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订正。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设计,让学生体会换算成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实验,让学生感知一升水是多少,积累感性经验。六、拓展延伸。多媒体播放:哭泣的水龙头1、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每分钟大约流失20毫升水,一小时会流失多少毫升水?一天会流失多少毫升水,约合多少升?一年呢(按3

7、65天计算)?2、我们怎样才能不让水龙头哭泣呢?学生说说方法。3、小结,使感情升华。多媒体出示:爱护地球,节约每一滴水。设计意图:通过看课件,以及对白白流失水量的计算,使学生从内心去感受浪费水的数字之大,产生惊讶。从而指导学生的行动,今后一定要节约每一滴水。七、课堂总结: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师生共同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