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现况地下管线改移及加固施工措施

7.现况地下管线改移及加固施工措施

ID:28679659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2

7.现况地下管线改移及加固施工措施_第1页
7.现况地下管线改移及加固施工措施_第2页
7.现况地下管线改移及加固施工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7.现况地下管线改移及加固施工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现况地下管线改移及加固施工措施1现况管线初步调查、拆改情况道路处于城市地区,地下管线较多。现况雨水管径偏小且堵塞严重,本工程将现况雨水管线废除后新建,按照汇水面积确定雨水管线的断面。施工如在雨季,确保现况雨水排放畅通。南侧有现况DN500~800上水,DN500燃气,改起来要全线统一进行。北侧有现况上水及雨污水,施工在雨季时要确保排水畅通。2地下管线保护原则⑴遵守国家颁布的各专业管线保护条例。⑵施工前调查各种管道,杆线登记注册,争取产权单位到现场协助查明管线准确位置,确保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杆线的安全运行。⑶地下各种管线的加固必须按各专业管线部门批准的加

2、固方案进行施工。⑷若在施工期间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产权管理部门或所有者,积极配合产权单位解决问题。⑸所有管线设施均应在新管线设施完工,起用后方可废除。3施工期间现况管线的保护施工期间相当数量暂时无法拆迁的电缆、电信、自来水等公共管线和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施工期间管线的保护工作特别重要,措施如下:⑴施工期间对已查明的管线设立指示牌,标明管线种类,负责人电话等。⑵电信管道拆除后,电缆外露安排专人24小时进行看管。⑶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严禁在线下使用吊车设备,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严禁移动拉钎、撑杆、标识、地线等电力设施。4管线加固及改移措施⑴所有土方挖方施

3、工前,必须仔细学习,熟悉地下管线综合情况,长距离、大范围施工应进行超声波物探(电法、磁法),小范围施工可进行坑探,以明示管线位置及高程。⑵规划上要求废除的管线,必须在新建管线施工完后,征得管理单位同意后,才可将其废除,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⑶在人工开挖探坑时,要将地下障碍物的走向、材料、形状完全暴露出来。与沟槽平行的障碍物的探坑间隔10~20m,探坑长2.0m,探坑宽度大于障碍物的结构宽度并不小于281.0m。与沟槽垂直的障碍物的探坑长10m,宽度大于障碍物的结构宽度并不小于1.0m。⑷制定有效的加固方案报监理和相关管理单位。管线改移一般由各管理单位或其专业队

4、伍实施,本工程总承包单位给予以全力配合。在正式施工前,应与各专业管理单位取得联系,以便为以后的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1.1管线包封加固措施对现况管线上部覆土浅或荷载加大时,进行正式工程前应对管线进行加固,除设计或管理单位特殊要求外,采用开槽将管线进行360°混凝土满包的方法,砼强度等级根据管线要求一般取C15或C20。1.2管线悬吊施工方法现况管线吊架保护示意图新建管线挖方时,应对横穿或平行于沟槽的现况管线进行悬吊或加固。悬吊一般采用型钢简支梁结构,事先经计算确定出型钢的规格、型号。对于钢管用抱卡悬吊,抱卡与钢管之间用橡胶垫隔开,抱卡间距根据管径不同选择;对于电

5、信管道悬吊方法一般采用下插放方木托底悬吊的办法;混凝土管则用半弧形可调螺栓吊杆进行悬吊。1.3管线改移施工方法管线改移前根据管线平面位置图,开挖探坑以确定管线的具体走向、位置及高程。根据坑探结果作出标准,指定措施以保护施工期间及改移前的管线安全。管线改移工作程序:按照程序设计要求铺设新管线一一报告产权单位安排新管线勾头,启用新管线,废除旧管线。28管线改移与施工的管线:管线改移与施工同步进行,施工期间保护地下管线设施;规划管线按规划设计进行施工,临改管线征询各产权单位意见,与各产权单位协商共同改移管线以确保管线拥有最佳路线。同时改线过程中与测量人员配合,放在指

6、定位置,避免重复改线,给施工带来经济和工期损失。1文物保护措施文物是国家的财富,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地下有化石、古钱币等有价值或有考古价值的物品或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人为破坏,并通知监理、业主及有关部门,待文物部门做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