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正点到达》地阅读分析报告材料

《列车正点到达》地阅读分析报告材料

ID:28697830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3

《列车正点到达》地阅读分析报告材料_第1页
《列车正点到达》地阅读分析报告材料_第2页
《列车正点到达》地阅读分析报告材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列车正点到达》地阅读分析报告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列车正点到达》的阅读分析2012243116——徐华华海因里希·伯尔是德国著名的小说家,他曾在1972年获得诺贝尔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的德意志民族第一次获得了世界性的荣誉,他被誉为是“国际文坛巨擎”。伯尔亲身经历过二战,对战争的残酷有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为什么他会从一个基督教人道主义转变为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人道主义者。在创作上,他始终恪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赋予了作品浓厚的历史感。他是“废墟文学”的代表作家,而他的《列车正点到达》就是其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中篇小说,作品虽然不长,但

2、作者所体现出来的主题却是十分丰富的。小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普通士兵安德烈亚斯在被迫重返前线的列车上及途中内心的痛苦。他厌恶战争,却不得不去,他清楚地知道这次旅途的终点等待他的就是死亡,却依旧只能前往,只能不断计算着自己还能活几天。小说开始就不停地出现“不久”这个词,而这个词却让主人公痛苦难耐。他用尽一切可怕的字眼来形容“不久”的残酷和可怕,而一切原因就是他知道他不久就要死了,可他并不想死,偏偏“不久”他就要死了。而从这里深入,异化主题确实有被运用,这部作品中的异化主要体现在战争对人的异化。异化似乎从个体服从

3、集体的意志而开始,这样一来个人的意志就不再重要,只要服从上级命令,执行上级任务,摒弃个人想法观念。卢梭说过:“异化是指,在社会契约中个人把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转让给代表他们的国家。”这样来看,异化就是将个人意志异化成了国家上层的意志了。小说中主人公即使不愿意却也不得不去前线,这样的异化是带着强制性的。当然不仅仅只有主人公被异化了,还有很多和他一样被迫放弃自身理想爱好而去前线支援一场已经回天无力的战争。主人公安德烈亚斯在列车的角落里与黄金头发,还有没刮胡子的玩牌,当黄金头发提出停会儿再玩时,没刮胡子的叫嚷着“不

4、行”,“说:‘就是不许停,要一直玩到普热梅希尔。不许停’”。他的声音是充满恐惧的。他们只不过是想用打牌来暂时忘记他们将去哪里,忘记他们将要死去的残酷现实。当然比起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主题,战争这个主题是更为明显和突出的。而之所以会出现异化,其中也不乏战争的因素。作品中所有的不幸皆是因为战争。因为战争,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了,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了,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庭了,不得不坐上这列开往前线的列车了,不得不在不久后就死去。“不久我就要死了,而且是死在战争年代里。我将不再能知晓和平为何物。没有和平。

5、什么都不会有的,没有音乐……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没有花朵……没有是个……不复有人生的欢乐;不久我就要死了……”这是安德烈亚斯的内心独白,“我将不再能知晓和平为何物”,可见他是多么抵触战争渴望和平,渴望音乐,渴望花朵,渴望人生的欢乐,可是战争将这一切都毁了,战争毁了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他的理想。小说中还出现过一个重要的人物奥丽娜,她是主人公在波兰的伦贝格的一家妓院里相遇相识相知的,她与主人公同年同月出生,只比主人公大两天,她的父母因战争而死,因战争德国人占领波兰,强奸了她所在学院里的所有女生,当然她也不例外

6、。这两个人本来都可以成为坐在钢琴前演奏的音乐家,战争却将他带去再也回不来的前线,将她带进了妓院,多么残酷,多么讽刺。他们厌恶战争,反对战争,然而任何时代总是有那么些认不清时局的人存在。有一个声音这样说道:“实际上,我们已经打赢这场战争了!”居然还有人应和他。还有一个声音说道:“好像元首还会输掉一场战争似的!”;“只要用容克(容克轰炸机)”一个坚定的战争必胜论者说道。这些人似乎都对战争十分崇拜,并对此有十分的激情。小说所讲的故事是发生在1944年的,而1945年德国就战败投降了。而在1944年还有这么些人认

7、不清战争局势,已完全成为了国家的战争机器了。讲到这里,不禁又与之前所提到的异化联系在一起了,这部分人可以说已被国家机器异化成功,从开始的被迫转而自愿追随奉献。是那么可悲,是战争吞噬了人性,理智。作者将战争主题的表现也是很深刻的,从许多细节中无不透露着战争的罪恶。战争伴随死亡,死亡的主题同样沉重。“我不要死,多可怕啊,不久······我就要死了!”主人公安德烈亚斯从上车开始就不断地重复着诸如此类的心里对话。“不久”,“不久”紧紧缠绕着他,梦靥般得令他饱受煎熬。时时刻刻计算着这个不久是多久,时时刻刻计算着自己

8、还能活着的时间,几天,几小时,几分,几秒。这样的煎熬过程,简直是生不如死,可主人公依然害怕着死亡,害怕着真正地死亡。战争死了那么多生命,不仅仅是上了战场的士兵,就连那些普通的人们,那些老人,妇女,孩童,只因为战争,夺走了的是成千上万条鲜活的生命,是生机,是希望。安德烈亚斯不愿这样送死,可是却无可奈何,直到奥丽娜不让他就这样去送死,她似乎以为自己真的可以拯救他,她对他说:“你只管信赖我好了,相信我:不论我把你领到什么地方去,都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