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优秀教案

《将进酒》优秀教案

ID:28701638

大小:5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3

《将进酒》优秀教案_第1页
《将进酒》优秀教案_第2页
《将进酒》优秀教案_第3页
《将进酒》优秀教案_第4页
《将进酒》优秀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将进酒》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将进酒》优秀教案2009-08-0907:54 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借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为酒而丢掉面 具口吐真言,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中八 仙歌》)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 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

2、挂上“太白遗 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 流期间。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 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 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二、诵读指导: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 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

3、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 ”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 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②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示 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③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④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

4、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 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 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 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三、学生自由朗读,诵读感悟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教师 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 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学生练习朗读。方法:①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

5、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②学生边读 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③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 各层大意。⑤练习背诵。四、整体把握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 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2.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 《名都赋》)3.三种主要情感:(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3)表达诗

6、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4.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1)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 (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赏析1.名句名句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丝暮成雪。赏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不是李白的独创, 早在春秋时代问世的《论语》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记载;汉乐 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

7、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告诫世人 :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流。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三国演义》中 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将进 酒》一开篇,就把作者的视线引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描写了大河奔腾的 壮观景象,又抒发作者“逝者如斯”的伤感。至于“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 成雪”与作者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