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讲学案

(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讲学案

ID:28703074

大小:1.54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3

(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讲学案_第1页
(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讲学案_第2页
(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讲学案_第3页
(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讲学案_第4页
(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讲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讲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考纲解读考点考纲主要内容高考示例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2017江苏单科,222016江苏单科,92015四川文综,52014山东文综,182013四川文综,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与社会习俗的变迁(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冯如;办报刊;电影2017课标Ⅲ,282017海南单科,82016天津文综,52015天津

2、文综,52015浙江文综,18维新思想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2017海南单科,92017课标Ⅲ,412016课标Ⅲ,282016江苏单科,82015课标Ⅱ,29分析解读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惊醒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就命题规律而言,有以下特点:(1)从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大量出现,属于高考热点章节。(2)从内容看,甲午战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维新思想等均是高考热点。(3)从考查角度看,甲午战争多考查其过程中的重大战役;民族工业的发展要关注本地域历史上一些重要的近代企业,很多高考试题呈现浓厚的地域色彩;对维新思想的考查主要站在社会变革的角度,多要求

3、分析维新思想在当时社会引起的巨大震撼,强调维新思想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从备考的角度,有如下建议:(1)本阶段最重要的事件是甲午战争,在其影响下,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复习时应以甲午战争为切入点,把本单元知识点联系起来。(2)注意归纳单元特征,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命题探究五年高考考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1.(2016江苏单科,9,3分)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189469.496.2624.25190062.9911.2025.81190555.7114.0430.25191050.8

4、916.1432.97191448.3120.3931.30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案 A2.(2015四川文综,5,4分)右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签订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D.《辛丑条约》签订答案 D3.(2014山东文综,18,4分)“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

5、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答案 D4.(2013四川文综,4,4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答案 D5.(2017江苏单科,22,12分)民国年间,许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

6、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的武备以自救,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邦国”,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其三,是凭着自己的天才,另去创造一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能另自创出一条新道路者,则有我们的中国。帝国主义在我国所发生的不幸结果,我们都已知道。远者如鸦片战争及它的结果,近者如英国强占威海卫,俄国强占大连湾,德国强占胶州湾。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

7、到的。——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4年)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说明日本和印度所走的是什么道路,指出二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3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作者提出的中国“道路”问题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 (1)道路日本:积极自救后侵略扩张。印度:不积极自救沦为殖民地。背景:遭受西方列强侵略。(2)略。教师用书专用6.(2015江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