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形起伏地草坪上

在地形起伏地草坪上

ID:28704478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3

在地形起伏地草坪上_第1页
在地形起伏地草坪上_第2页
在地形起伏地草坪上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地形起伏地草坪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在地形起伏的草坪上,最易创造自然山林的意境。草坪上自由种植一片单一的、树冠高耸的高大乔木,既能增强树林的气氛,又能体现草坪的开阔与宽广。树下散置块石,以代桌凳,利用石块与大树的高低对比,更能增加山林的感觉,从而使游人更深刻地领略到大自然山林的野趣。3 草坪庇阴树的配置 炎热的夏季,绿毯似的草坪会给游人带来更多的凉意,人们习惯在草坪上休息。因此,草坪上的庇阴树是不可缺少的。庇阴树要求树冠庞大、枝叶浓密,枝下高25~35m。由于树形与庇阴效果关系较大,对其树形也有一定的要求。伞形、圆球形的树冠庇阴效果较好,圆柱形、圆锥形树冠只可利用侧方庇阴,一般少用作庇阴树。华北地区常用雪

2、松、七叶树、元宝枫、合欢、栾树、麻栎、悬铃木、垂柳等作庇阴树。从庇阴树的配置看,孤立的大庇阴树宜设于周围比较空旷的地方。在其庇阴范围之内,最好少配置灌木于草花,以免减少庇阴面积。为增加庇阴面积或草坪面积较大时,可用庇阴树丛的形式来配置。庇阴树丛除了注意自然散植以避免呆板外,还要注意树丛的朝向,尤其是防止西晒。一般应取南北长,东西短,这样庇阴面积大,反之,庇阴面积小。4 草坪边缘的植物配置草坪边缘的处理,不仅是草坪的界限标志,同时又是一种装饰。自然式草坪由于其边缘也是自然曲折的,其边缘的乔木、灌木或草花也应是自然式配置的,既要曲折有致,又要疏密相间,高低错落。草坪(2)吸附类。枝蔓借

3、助于粘性吸盘或吸附气生根而稳定于他物表面,支持植株向上生长。如常春藤、凌霄、爬山虎等。(3)卷须或叶攀类。借助卷须、叶柄等卷攀他物而使植株向上生长。如葡萄属、尖叶藤等。(4)攀靠类。植株借助于藤蔓上的钩刺攀附,或以蔓条架靠他物而向上生长。在园林中应用时,常需有人工引导辅以必要措施,如菝葜属及木香花等。二、攀援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功能。  1、生态功能 (1)增加绿化面积  攀援植物是以依附其他物体而生长的,其本身占用土地面积很小,但绿化效果却非常显著,运用攀援植物绿化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的增加绿化面积。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2)净化空气  攀援植物一般植株繁茂、叶片紧簇,覆盖

4、面积大,能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有的攀援植物还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 (3)降低温度  日光照射在植物叶片上,有70%被吸收或反射,因此种植攀援植物,既可保护人们的眼睛,减少强光及紫外线的危害,又可降低炎夏建筑物墙面的温度,从而降低室内温度。2、景观作用许多攀援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紫藤、叶子花可观花,爬山虎可观叶、葡萄可观果等,且具有很好的季相色彩变化,往往可以形成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实用功能:攀援植物具有很强的使用功能,根据应用不同,攀援植物具有分隔空间,营造休息空间、遮丑等功能,还具有降温、反射光线等改善小环境气候的作用。  4

5、、【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北部及太平洋岛屿近海沙滩和沙丘上。  资源分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沿海地区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高温多温气候。年积温在7000℃以上,绝对最低温度0℃以上均能生长。幼苗期不耐旱,耐盐碱,抗沙埋。以向阳,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的新冲积砂土栽培为宜,能与根瘤菌共生。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栽培技术种子繁殖:选择10-12年生的短枝型中的细枝类型,要干形直,树冠呈塔形,枝桠细密,抗风力强,变异必小,生长迅速的优良植株采种。待果实呈黄褐色或灰褐色,鳞片微裂时采种,暴晒2-3d,待种子自行脱落后,收集贮藏。播种时期以

6、5-6月或10-11月为宜,亦可2-3月播种,播前将种子用温水(45-50℃)浸泡,后用湿沙贮藏2-3d,待种子萌动后,取出稍晾,接种根瘤菌。可以根瘤菌先捣碎,并与细土拌匀,再与种子混合后播种育苗。成苗后,于春、秋两季按行株距2.7m×2.7m开穴,穴内施足基肥,适当撒一些石灰,然后栽种。填土压实,浇足水。生长期间要经常注意有无侧根露出,若有应椭即培土,并增施追肥。病害有青枯病,虫害有星天牛等。  【性状】性状鉴别枝条较长,主枝圆柱形,灰绿色或褐红色,小枝轮生,灰绿色,约有纵棱7条,纤细,直径0.4-0.6mm。节密生,节间长3-6mm,鳞叶7枚轮生,下部在白色,先端红棕色。枝条顶

7、端有时有穗状雄花序和头状雌花序。节易脱落,枝条易折断,断面黄绿色。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叶和果实含羽扇豆醇(lupe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计曼尼醇(germanicol),粘霉烯醇(glutinol),羽扇烯酮(lupenone),β-香树脂醇(β-amyrin),蒲公英赛醇乙酸酯(taraxerolacetate),β-香树酯醇乙酸酯(β-amyrinacetate)等三萜成分;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