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

ID:28707462

大小:1.60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13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_第1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_第2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_第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_第4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考纲要求]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要点①同一时间;②一定区域;③各种生物种群。(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2.群落的物种组成(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不同群落的丰富度不同。3.种间关系深化拓展 图示解读四种种间关系项目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数量坐标

2、图21营养关系图常见形式:4.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2)类型(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①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1.有关群落特征与种间关系的判断(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 )(2)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 )(3)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 √ )(4)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而是种内斗争,捕

3、食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 )(5)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共生( × )(6)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7)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 )2.有关群落结构的判断(1)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 )(2)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3)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 )(4)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生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 )(5)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

4、层的水平结构( × )(6)某岛屿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 )21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提示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提示 b处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

5、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3)b处不同的植物层次中分布着不同的鸟类,鸟类的这种分层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提示 主要取决于食物的分布和巢位的位置。命题点一 群落结构的相关辨析1.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答案 A解析 竹林中的竹子是同一物种,属于种群而非群落,A

6、项错误;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B项正确;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的分层的因素是一样的,也是与食性有关,C项正确;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D项正确。2.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21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

7、象答案 A解析 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所有的群落都具有。如草坪中地表动物和植被栖息动物的分布均属于分层现象。命题点二 种间关系的判断及相关曲线分析3.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

8、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答案 D解析 随着池塘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蝌蚪存活率降低、乙存活率升高,说明捕食者的食物主要是甲和丙,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