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彩地课堂源自预设与非预设生成地融合武义

1精彩地课堂源自预设与非预设生成地融合武义

ID:28710703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3

1精彩地课堂源自预设与非预设生成地融合武义_第1页
1精彩地课堂源自预设与非预设生成地融合武义_第2页
1精彩地课堂源自预设与非预设生成地融合武义_第3页
1精彩地课堂源自预设与非预设生成地融合武义_第4页
1精彩地课堂源自预设与非预设生成地融合武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1精彩地课堂源自预设与非预设生成地融合武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精彩的课堂源自预设与非预设生成的融合——从参加一堂数学优质课比赛说起武阳中学何舍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课堂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要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大胆超越和即兴发挥创造,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构建主义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学习被广泛地认为是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重建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成活动,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预定的轨道运行,要即时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控,促进有效的非预设生成;更要多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境,新内容,新方法,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

2、化的活动,留给学生充分想象和自主建构的空间。本文试从参加一堂初中数学优质课比赛谈谈个人的一点认识和体会。一、课前的准备与预设2007年9月22日,我参加一堂市初中数学优质课的比赛,课题是§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七年级下册)。由于课题是提前告知的,接到通知后我认真钻研了教材,教参,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备课。按照教学预设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性描述为:①通过收集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②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要求;③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简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课堂流程及效果预设[教法预设]组织学生观看自制动画片段《迁徒的鸟》欣赏音乐《野鸟情歌》,教师语言、旁白、引出课题。[效果预设]动画和音

3、乐让人感觉置身于美好的大自然中,估计会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自由的氛围,在欣赏和老师的旁白中自然的走进数据的世界。活动2:利用电子表格将数据分类、排序,得出整理数据的第一种方法:分类、排序。[教法预设]我不利用书本中的原有数据,而是采用学生的自身身高数据,组织学生把自己的身高数据写在黑板上,然后提问:如何进行男女生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身高比较?学生讨论得到先男、女生分类,再按高低进行排列,为使数据整理起来更直观更快速,教师设计用课件进行现场输入并进行排序,最后根据分类,排序后的表格数据提问:现在你怎样比较男、女生的身高?身高在155cm以上的男、女生各占男女生的百分之几?身高在160cm

4、以上的呢?组织同学回答。[效果预设]此活动背景真实,数据源于学生本身,贴进生活,数学味极浓,学生参与程度高。利用课件将黑板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让人一眼就能比较出身高,效果明显。利用整理后的数据回答问题:身高在155cm以上的男、女生占男、女生的百分之几?身高在160cm以上的呢?等此类问题起点低,学生容易得出准确答案,预计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能准确的将教学目标落实,学生也因此能品尝到利用数据说话带来的乐趣,同时此活动为活动3的开展做好铺垫。活动3,游戏竞猜……一、课中的生成与处理在上这节课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按照教师的设计方向发展。教学片段再现:活动2:比较本班20位

5、男女生身高情况,教师把课前从参与上课的学生手中收集到的20个身高数据利用电子表格现场输入,然后进行分类排序后(如图)男生Cm163.5162.5160.5158.5157.5156.5156.0152.5151.0149.0女生cm166.5165.5162.5162.0156.5155.5155.0154.0152.0150.0教师:如图:①现在根据表格你怎样比较男、女生的身高?②身高在155厘米以上的男、女生各占男、女生的百分之几?身高在160厘米以上呢?学生都拿出纸与笔在下面计算,并有许多学生举手跃跃欲试,想告诉老师他的答案,教师按照预设分别让学生一一作了回答,问题解决得很顺利将一堆杂乱

6、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的好处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学的过程正朝预设的方向发展,眼看可以顺利的过渡到活动3,但此时……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学生1(突发奇想):老师,我从这个表格中比较男、女生的身高,发现女生普遍比男生高,照道理应是男生比女生高,书上也是这样讲的,是不是数据搞错了?学生包括评委先是一愣,接着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时我感觉到自己为课前的粗浅设计和优质课比赛中出现这样的意外情况存有些许震惊,更为学生的敢质疑精神而折服!课堂教学的过程并没有按教师的课前预设“顺利”进行,怎么会有这样的突发奇想呢?教学是按原计划讲完这节课,还是按学生的突发奇想讨论下去?如果这样下去,这节课内容很明显完不成,

7、还会给评委留下“不成功”的评价,如果加以阻止,岂不扼杀学生的独自见解和创新意识?此时教师面临两难选择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面对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片面追求学生认知结构的素质教育问题。换言之,执教者是采取按照事先预设好的思路,把学生一步步地引向窄小的通道,这种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还是采取让学生自主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