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有趣的声音.doc

中班科学:有趣的声音.doc

ID:2871975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3

中班科学:有趣的声音.doc_第1页
中班科学:有趣的声音.doc_第2页
中班科学:有趣的声音.doc_第3页
中班科学:有趣的声音.doc_第4页
中班科学:有趣的声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有趣的声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班科学:有趣的声音中班科学:有趣的声音中班科学:有趣的声音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千奇百怪、无处不在的声音对于孩子说是十分熟悉和感兴趣的,然而孩子对声音的了解还停留在听的表层,因此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声音的秘密之一(探索不同物体之间的碰撞会发出不同声音的秘密),体验探索的乐趣,敢于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想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而应彩云老师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归生活。”而我选择的《有趣的声音》这一活动内容

2、也正体现了科学活动生活化的原则。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的声音感兴趣,了解让物体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  2.主动探究瓶子里装入不同东西后发出不同声音的秘密。  3.体验探索声音秘密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想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篓子、装有空口香糖瓶和硬币、米粒、蚕豆的口香糖瓶人手一份;透明塑料瓶3个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硬币、米粒、蚕豆等物品,对生活中各种声音感兴趣,玩过让纸发出声音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用不打开瓶盖的方法寻找空瓶(听音游戏——找空瓶)。  导入语1:老师的每个篓子里都有4个口

3、香糖瓶,其中有一个是空的,你有什么办法把空瓶找出呢?  教师出示装有4个瓶子的篓子,请幼儿想想、说说找出其中一个空瓶的办法。  导入语2:如果不能打开瓶盖,你会想什么办法呢?  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为每个人提供一个篓子,要求用不打开瓶盖的办法找出空瓶。  环节自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在吃瓶装或杯装食物时,有的习惯打开瓶盖检查里面的食物有没有吃完,有的则会摇一摇瓶子听一听,于是我将观察到的这一生活细节用在了第一环节中,意在激发孩子回忆、运用已有经验。  二、尝试用各种办法让空瓶发出声音(发音游戏——玩空瓶。)  过渡语

4、1:小朋友真聪明,用摇一摇、听声音的办法找到了空瓶。下面请你和找到的空瓶玩一玩,想办法让它不装东西也能发出声音,看谁想的办法多。  教师鼓励幼儿想出、玩出多种让空瓶发出声音的方法。  导入语2:你是怎么玩的?还有不同的玩法吗?  请部分幼儿示范刚才自己玩瓶的方法,同时鼓励其他幼儿说出不同玩法。  小结语: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让空瓶发出声音的办法,空瓶放到小椅子下面休息一会儿。  环节自评:基于第一环节的尝试,孩子拿到空瓶后的直接认知经验就是瓶子装了东西摇后就会有声音。我利用孩子们已有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具有“悬念”和“挑战

5、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孩子通过多次尝试发现了让空瓶发出声音的各种办法,引导孩子在已有经验上“衍生”出了新的知识即:瓶子与任何物体碰撞以后就会发出声音。  三、探究瓶子里装入不同东西后发出的不同声音(辨音游戏——找秘密。)  指导语1:剩下的这3个瓶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请你再去仔细听一听,告诉我你听出了什么秘密。  幼儿自主探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指导语2:你听出了什么?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语:原瓶子里装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指导语3:猜猜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看一看。  一系列的探

6、索活动在教师摇动瓶子,幼儿听声音猜测瓶内物体并检验的互动环节中进行。特别幼儿对于自己猜测结果的验证很期盼,所以教师将硬币倒入透明瓶检验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指导语4:请你也去摇一摇、听一听找到藏硬币的的瓶子。  幼儿用摇一摇、听一听的方法找到篓子里藏硬币的瓶子。  指导语:那这个瓶子发出的声音像什么?猜猜里面装着什么?你能用小耳朵帮忙找到装米粒的瓶子吗?  教师请找到的小朋友分两组将米粒倒到透明瓶子里检查,并提醒幼儿注意不要将米粒泼在地上,培养孩子要爱惜粮食的习惯。  指导语6:最后这个瓶子里

7、装的什么呢?到底是什么我们把瓶子拿看一看。你的瓶子里有多少豆豆?  幼儿瓶子里的豆子数量为一个或许多,请幼儿先观察自己瓶子里的豆子,再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然后再引导他们比较一个豆豆发出的声音大还是许多豆豆发出的声音大。  小结语:原一个豆豆发出的声音小,许多豆豆发出的声音大。  环节自评1:对于瓶子里装的物体也是精心设计的,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硬币发出的声音特点最明显,孩子最为熟悉,能轻松猜到;米粒发出的声音和沙子、泥土发出的声音相似,不同生活经验的孩子便有了几种不同的想法;而蚕豆发出的声音对孩子说相对陌生,孩子的猜测难

8、度加大。  环节自评2:在这一环节还有一个孩子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就是通过听声音依次找出装有硬币、米粒的瓶子,虽然找的方法相同,但在检验时却用了三种不同的形式:检验硬币,是孩子一个接一个摇动瓶子,其他孩子倾听并判断;检验米粒,是孩子分组将其倒入透明器皿;检验蚕豆,是请孩子打开瓶盖,并在打开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