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5)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5)

ID:28719841

大小:6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3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5)_第1页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5)_第2页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5)_第3页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5)_第4页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5)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说明:一、积累运用(共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脊梁(jí)吝啬(lìn)人声鼎沸(dǐng)B.分歧(qí)匿笑(nì)粗犷(kuàng)咄咄逼人(duō)C.祈祷(qí)贮蓄(zhù)澄清(chéng)翻来覆去(fù)D.一霎(shà)脑髓(suí)感慨(kǎi)花团锦簇(cù)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观看完十九大开幕式后,广大干部群众满怀信心,蠢蠢欲动,誓要干出一份出彩成绩。B.

2、炙手可热的“双十一”促销活动让各路网络卖家大赚一笔。C.2017-2018赛季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将在上海粉墨登场。D.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3.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高铁江北段建成通车后,将会使扬州到上海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B.数据显示,乘坐“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已经成为旅客出行的首选项。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D.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2分)A.玩累了的女儿就是

3、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判断:这句话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B.近日,《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各地群众喜迎十九大》的文章。判断:这句话的标点符合使用完全正确。C.小草、精神、能够、姊妹判断:这四个词都是名词。D.惠赠、令郎、贤弟、奉劝判断:这四个词都是敬辞。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咏雪》出自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B.史铁生是当代文坛公认的优秀作家,他的经典散文《秋天的怀念》表达了最为真实的自我、最为普遍的生命感悟。C.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从儿童的视角为读者展示

4、了一位既有美丽清新的外表,又注重自己内在涵养的完美的母亲形象。D.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虽然是以儿童视角展开叙述的,但这毕竟是成年鲁迅的回忆之作,很多地方都渗透着对人生的思考,展示着极其复杂的心理和情绪。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答题卡上田字格内。4分)辽阔的冀中平原,微风fú()过,田野里散发着麦子成熟的香气;浩miǎo()的白洋淀,湖水波动,小渔船轻快地穿suō()于芦苇丛间;在层层的麦浪里,在mìmì()的芦花荡中,闪现着抗日军民的身影……这些富有诗意的场景,就来自于《白洋淀纪事》。7.默写(每空一分,共8分)

5、(1),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2),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7)“”,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8.名著阅读(8分)(1)阅读《朝花夕拾》,梳理鲁迅的求学之路。(3分)篇目求学历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读于三味书屋。《①》先就读于②,后因为不满其“乌烟瘴气”,改读矿务铁路学堂

6、。《③》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后“弃医从文”。①②③(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其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结合相关情节,具体谈谈他(她)是怎样的人。(5分)9.综合性学习。(4分)(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生活需要友情,人生需要朋友。与人交往,结为朋友,需要真诚与爱心。请展示一下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句与交友有关的古诗词名句。,。(2)进入中学不久,七(1)班班委会打算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开展一次班队活动,活动时间定在下周一。他们想邀请任课老师参加此次活动,请你帮他们在邀请

7、卡上拟写邀请词。(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学科的老师为邀请对象,注意运用书面礼貌用语,语言要有感染力。)二、阅读理解(52分)(一)阅读诗歌,完成第10题。(6分)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①断人行②,秋边③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④寄书长⑤不达,况乃⑥未休兵⑦。【注释】①戍鼓:军鼓。②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③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④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⑤长:一直,老是。⑥况乃:何况是⑦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10.(1)“舍弟”何意?(1分)

8、诗人身在边境异地,看到的是边境的霜露、边境的月亮,却说“月是故乡明”,你认为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2分)(2)从全诗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