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doc

德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doc

ID:28736338

大小:1.94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3

德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doc_第1页
德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doc_第2页
德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doc_第3页
德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德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一、本学位点的基本情况德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我校教育学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于2003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本学位点目前共有2位博士生导师,朱小蔓教授和赵志毅教授,均为获得博士学位的学有专长的教授。本学科有三个研究方向:(1)德育原理方向、包含德育基本理论、道德教育哲学、道德教育方法论、德育思想史;(2)德育心理学方向,包括德育心理学基础、德育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应用德育心理学;(3)学校德育方向,包括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德育、德育课程、教师道德、德育专题等。本学科在我校有悠

2、久的学术研究传统,并且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队伍,主要有鲁洁、班华、朱小蔓、赵志毅、郭本禹、乔建中、金生鈜、刘晓东、冯建军、汪凤炎等。本学科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为依托,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条件,和国内外道德教育及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有广泛的学术联系。二、科学研究情况(含主要成果、项目、获奖和主要研究内容)本学位点导师出版了20多部与道德教育有关的学术专著、译著,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其中有近20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的

3、优秀科研成果奖。近5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15项,科研经费额达100万元。目前本学位点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道德教育哲学、德育原理、情感教育、道德心理学等方面。三、人才培养情况本学科点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道德教育哲学、德育思想史、道德教育心理学、情感教育、品德心理学、德育模式、德育课程论、公民教育、实践伦理学等。本学位点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强调德性为本、尊重个性、尽展才智、凝聚精神的教育理念,师生之间融洽相处、情感交融。培养学生具有宽容豁达的道德精神和不懈进取的学术精神、具有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道德境界。要求学生在掌握道德

4、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掌握必要的实验和统计方法,具有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能力。四、学位点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规划1、致力于德育学学术梯队的建设,通过各种政策吸引人才。本学科设立了特聘教授岗位,建立了田家炳德育学讲座教授。努力创造条件,选送研究人员出国学习和进修,注重各方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与提高。2、学术上重点抓好道德教育基本理论和道德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注重和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建立长期和积极的联系,加强学术交流与对话,努力提高本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科研成果的国际辐射力。积极参与国内和

5、省内的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为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学位点负责人:赵志毅教授通讯地址为: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邮编:210097办公电话:025-83598660电子邮箱:zhaozhiyixb@sina.com博士生导师介绍赵志毅,男,1957年7月生,汉族,陕西佳县人。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德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1996年1月赴美国夏威夷大学开展学术交流。1997年

6、1月至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学校公民道德教育。1997年12月、1999年10月赴日本福冈县立大学学术访问,考察基础教育。1999年1月至2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高级教育管理人才进修班结业,并考察美国基础教育。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在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德育学科博士点学术带头人。曾主编、参编、合著、独撰学术著作、教材、工具书10本(部),在《教育研究

7、》、《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世界宗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权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学术论文《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获2002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中国民族德育论纲》、《文本与人本》分别获2000年度和2005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学原理、民族教育、德育原理、师范教育、高等教育、比较教育。给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教育学》、《教育概论》、《德育原理》、《民族教育学》、《教育学热点问题透

8、视》、《现代教育原理研究》、《伦理学》、《高校德育研究》等多门课程。参与和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通讯地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邮编:210097办公电话:025-83598660E-mail:zhaozhiyixb@sina.com朱小蔓,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