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ID:28753632

大小:524.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13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用书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用书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用书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用书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用书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用书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纲展示]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课前八分钟记忆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32页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32页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统一属性)斗争性(对立属性)含义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

2、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联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温馨提示] 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①原理

3、: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②方法论要求: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温馨提示] 矛盾具有客观性。人既不能制造矛盾,也不能消灭矛盾,矛盾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事物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矛盾本身无好坏之分。(2)矛盾的特殊性①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②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

4、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③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1.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5、和动力。纠错: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失败与成功相互渗透和转化,没有明确的界限。(2016·高考海南卷)纠错: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才能相互转化。3.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是永远不能解决的,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2016·高考全国卷Ⅲ)纠错:矛盾具有普遍性,但是矛盾并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可以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4.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2

6、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纠错: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 矛盾的基本属性(重难问题 师生共研)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说明这句话的正确性。提示:垃圾与资源表面上看是有差异甚至是对立的,说明了具有哲学上的“斗争性”。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说明垃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资源,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是同一性的表现。[总结提升] (1)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

7、,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是对具体斗争形式的抽象和概括。(2)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是违背同一律的表现;而辩证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3)正确区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只要能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相互转化的事例或名言,均是矛盾同一性的体现,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则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即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点拨 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原 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