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1染色体变异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1染色体变异

ID:28758158

大小:1.37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2-14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1染色体变异_第1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1染色体变异_第2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1染色体变异_第3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1染色体变异_第4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1染色体变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1染色体变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二十一)(A卷染色体变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卵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B.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则该生物为三倍体生物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单数D.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和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解析四倍体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单倍体中也可能含有三个染色体组,B项错误。单倍体也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数可能是双数,C项错误。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处理都可使染色体数目加

2、倍,D项正确。答案D2.(2014·上海)右图为果蝇X染色体的特有部分基因图,下列对此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来自雄性,则经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B.若来自雌性,则经减数分裂能产生重组型配子C.若发生交换,则发生在X和Y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若发生交换,图所示四个基因中,f与w基因间交换频率最高解析若此X染色体来自雄性,由于X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相同,减数分裂时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故A项正确;若来自雌性,由于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产生重组型配子,故B项正确;若发生交换,应发生在两条X染色体之间,X

3、与Y虽是同源染色体,但其中有同源区与非同源区之分,非源区的片段不能交叉互换。不能发生在X和Y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故C项错误;若发生交换,距离越远的基因交换的频率越高,f与w两基因间的距离最远,发生交换频率最高。故D项正确。C项是说法不准确。答案C3.(2014·上海)右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A.交换、缺失B.倒位、缺失C.倒位、易位D.交换、易位解析①过程中F与m位置颠倒,表示是染色体的倒位,②过程只有F,没有m,但多出了一段原来没有过的染色体片段,表示是染色体的易位,故C项正确。答案C4.(201

4、4·江苏)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解析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能否更好的适应环境,与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无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染色体缺失也有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这时便不利于隐性基因的表达,所以B项错误。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但染色体易位有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

5、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所以C选项错误。远缘杂交获得杂种,其染色体可能无法联会而导致不育,经秋水仙素等诱导成可育的异源多倍体从而培育出生物新品种类型,故D选项正确。答案D5.(2013·福建)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

6、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解析图甲看出,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时,还丢失了一小段染色体,明显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错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中期,B项错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应该产生1、3和2、1和2、3和1、2和3六种精子,C项错误;该男子减数分裂时能产生正常的精子1、3,自然可以产生正常的后代,D项正确。答案D6.(2012·广东)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还可能发

7、生变异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解析题干中“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重组酵母菌仍能发生变异,A项正确。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项正确。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中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与原来酵母菌的不同,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C项正确。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故酵母菌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来决定。答案D7.(2014·四川)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

8、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