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doc

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doc

ID:28761719

大小:251.5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8-12-14

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doc_第1页
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doc_第2页
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doc_第3页
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doc_第4页
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了解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的过程及典型代表,能够辩证分析君主专制制度在欧洲近代化过程中起到的双重作用,进而对欧洲诸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差异,以及中西封建制度的异同等学术问题进行科学的探讨及研究。二、教学重点:君主专制制度在欧洲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三、教学难点:分析中世纪封建制度主要特点,正确理解君主专制制度在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跟中国惟我独尊的封建帝王相比,欧洲的封建君主似乎曾经“逊色”得多,权力受到诸多限制。

2、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限制了王权?欧洲君主们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加强王权的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路易十四、彼得一世等传奇性的专制君主的千秋功过呢?(二)讲授新课一、君主专制加强之前的欧洲(背景)思考归纳:“卡诺莎事件”说明了什么?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因素制约?1、天主教会和教皇对王权的制约2、封建贵族领主对王权的制约3、一些封建自治城市对王权的制约二、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1、“新君主国”的出现思考归纳:“新君主国”指哪些国家?“新”在什么地方?培根为什么说三位君王是智者?影响:A、打破割据、明确疆域;B、建立起常备军;C、促进民族国家形成2、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典型(1)路

3、易十四的“朕即国家”————(西欧)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构成国王的伟大和尊严的不是他们手中的权杖,而是他们手执权杖的方法……唯有君主才有权思考和决策,其他人的职责只不过是执行君主的命令而已”———路易十四思考:从这段话来看,路易十四是一位怎样的君主?他又是如何做到大权独揽的呢?A、削弱贵族权力,笼络和控制贵族B、控制和利用天主教会,宣扬“君权神授”C、扩充常备军D、建立常备警察部队E、用国家管制的方式,促进制造业和外贸发展(重商主义政策)(柯尔伯)(2)伊凡雷帝和彼得一世——(东欧)俄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伊凡四世:开始称“沙皇”设立并主持“缙绅会议”统一制定法律、经济政策实行“特辖制”建立

4、禁卫军彼得一世:最终确立沙皇专制制度对内实行欧化改革用参政院取代贵族会议管理国家事务颁布“官职表”,改造和控制贵族控制东正教的宗教管理权力坚决打击反对改革的贵族强化农奴制三、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历史功过讨论:如何看待路易十四、彼得一世这样的君主的统治和作为呢?积极:1、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强大2、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早期的发展(重商主义政策)(国内外市场)3、有利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繁荣消极:1、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作用日益明显2、受君主个人因素影响大,积极作用难以持久(三)巩固小结:欧洲的君主制经历了向专制发展的历程。君主专制制度一度带来了国家的强盛和繁荣,在走向近代的过程中

5、,是君主专制帮助欧洲摆脱封建割据、四分五裂的局面,形成一个个强大的民族国家;可是,一旦君主的权威和制度的专制超过国家和人民所能承受的限度,它也必将成为人民群起而攻之的主要目标。(四)课堂练习:课后阅读与思考(五)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第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特点一、封建制度限制君主权力天主教会对王权的制约封建贵族对王权的限制城市自主权对王权的削弱二、君主专制的兴起和发展“新君主国”和“民族国家”的出现1.“新君主国”兴起常备军和近代国家的兴起王权扩大的历史作用法国君主专制的极盛时期2.法国君主专制路易十四加强专制王权的措施路易十四后期专制制度的危机俄罗斯统一和沙皇制度的

6、形成伊凡四世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3.俄国君主专制改革、扩张和俄罗斯帝国形成彼得一世削弱贵族势力的措施彼得一世时期的农奴制度4.对君主专制历史作用的评价第2课为君权辩护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西欧从中世纪到近代前期著名政治思想家和政治思想学说的演变发展历程。理解教材中涉及的为君主权力辩护的两种理论,从而更深一层地认识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为君主权力辩护的理论不符合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甚至有其反动性的一面,但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也有其进步作用。通过分析这一理论,培养先生初步历史地、辨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托马斯·阿奎那和詹姆斯一世为君权辩护的学说。三

7、、教学难点:理解为君权辩护理论的进步性和反动性。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封建制度笼罩着西欧大地,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中占据支配地位,教权制约着王权。到了近代,“新君主”以其强有力的手段,结束了封建的混乱局面。随着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鼓吹“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的政治学说兴起。(二)讲授新课一、“君权神授”说1、产生条件:①在中世纪的欧洲,教权高于王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