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在地工程中地的应用(详细版)

pdca在地工程中地的应用(详细版)

ID:28762267

大小:93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14

pdca在地工程中地的应用(详细版)_第1页
pdca在地工程中地的应用(详细版)_第2页
pdca在地工程中地的应用(详细版)_第3页
pdca在地工程中地的应用(详细版)_第4页
pdca在地工程中地的应用(详细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pdca在地工程中地的应用(详细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PDCA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刘惠平(广州打捞局洲头咀隧道项目部广东广州510260)摘要:PDCA循环通过周而复始的科学性循环,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如此类推,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本文通过结合广州洲头咀隧道工程实际情况,运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安全管理加以分析和讨论,以研究PDCA循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提出相应建议,并引出进一步思考。关键词:PDCA循环、安全管理、计划、执行、检查一、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目的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成

2、熟有效的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国家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因此,有效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以保证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措施等在建筑企业中正确实施,对降低建筑业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企业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目前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现场对安全管理现状综合分析,应用PDCA循环中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模式,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使组织在实施安全管理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

3、职业病及其损失的目标。对安全生产形成预防预控、持续改进、逐步上升的良好形势。二、PDCA的简介及特性1、PDCA循环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PDCA由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改进四个英文字母组成。PDCA循环则是进行周而复始的科学性循环,最后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如此类推,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也就是说,每一次新的循环都是在上次循环的基

4、础上进行,使管理水平按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不断提高。处理A计划P检查C执行DPDCA循环图2、PDCA的四个阶段及八个步骤⑴、四个阶段①计划阶段(Plan):调查、收集研究有关资料,按照上级对工作的方针指示及要求制定工作计划。②执行阶段(Do):把制定工作计划组织相关力量落实执行,保证计划的实施。③检查阶段(Check):根据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并总结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明确问题。④改进阶段(Act):总结成功经验,并以标准化,或纳入制度、规定。遗留问题加入下一循环。⑵、八个步骤①分析现状,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③分析

5、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④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⑤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⑥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⑦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⑧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如下图: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3、PDCA的特性⑴、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周而复始循环持续改图⑵、大环带小环大循环套中循环,中循环套小循环,环环带动

6、,环环紧扣。PDCA是一个大循环系统;企业单位是一个大循环系统;内部各部门处室是一个中循环系统;基层项目部到个人是一个小循环系统。如此类推,不断发展。就这样,逐级分层,把整个P.D.C.A有机地联系来。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大环套小环⑶、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而是式螺旋式上升发展,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每循环一次,通过经验累积,在巩固成绩的水平上创新改进,从而保证计划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阶梯式上升示意图⑷、运用统计工具PDCA循环应用科学的的运作程序及统计方法,常见的有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

7、、排列图、相关图、分层法和统计分析表等。三、PDCA循环管理模式案例分析1、施工项目概述广州市洲头咀隧道工程第二标段项目,结构为沉管式管节对接过江隧道。位于广州市西南部三江交界处,东连海珠区内环路洪德立交,西接芳村区花蕾路,下穿越芳村大道、珠江。本工程隧道设计总长度为1934米。其中穿越珠江水面沉管段长340米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位于洲头咀客运码头和下芳村三码头之间。芳村区岸上段长664.95米,海珠区岸上段长929.18米。2、PDCA循环的主要四个阶段应用⑴、计划(Plan)①、现场安全分析我局承包的内容分别有基槽开挖及炸礁清理

8、、海珠临时围堰吹填、两侧护岸拆除及修复、管段沉放对接施工。施工内容中涉及施工种类较多,结构类别各有不同,且地处环境为市中心航道,条件复杂。经过进场部署初步估算,项目开展施工人数及设备机械数量如下表:洲头咀施工分项人机数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