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突破学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突破学案

ID:28770914

大小:5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4

高考生物总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突破学案_第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突破学案_第2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突破学案_第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突破学案_第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突破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总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突破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定位】考纲内容考纲解读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1.理解内环境的构成及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命题预测】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及稳态的生理意义,预测2018年高考仍将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以上知识点。【要点讲解】一、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组成(1)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三种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内环境中的物质转化(3)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2、换的媒介。2.组织水肿的成因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2)酸碱度血浆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二、内环境的稳态及其意义1.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

3、相对稳定的状态。2.稳态的调节实例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考点透析】考点1 内环境的组成【典型例题】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图中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aB.图中a~d中,O2浓度最低的是aC.在正常情况下,组成A结构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血浆D.a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答案】C【变式训练】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

4、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B.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C.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D.甲、乙、丙中含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答案】C考点2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与稳态【典型例题】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

5、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①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⑤【答案】B【变式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答案】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