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水中磷及有效磷地利用

池水中磷及有效磷地利用

ID:28772718

大小:4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2-14

池水中磷及有效磷地利用_第1页
池水中磷及有效磷地利用_第2页
资源描述:

《池水中磷及有效磷地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池水中磷及有效磷的利用磷是有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对浮游植物的能量代谢和繁殖有重要作用,但其需要量比氮少。一般天然水体含磷量少,它常成为养殖水体提高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水中含磷可促进固氮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繁殖,还能加速含氮有机物的矿化,从而增加池水含氮量,因而池水施磷肥,其生产效果显著。1磷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在天然水体中,磷以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我们把溶解的无机磷(主要以H2PO4-和HPO42-的形式存在)、有机磷与不溶解的颗粒磷之和称为磷,其中能被水中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磷称为有效磷,常以“PO

2、43-P(mg/L)”来表示池水中的有效磷含量。2池水中有效磷的来源与消耗2.1水中有效磷的来源池水中的总磷来自补水、底泥的释放、施肥及投饵。有效磷一方面来自各种水生生物残骸、排泄物及形成的有机碎屑分解再生;另一方面,饵料残渣、粪肥及生物残骸沉积池底,使底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磷,一部分在适当条件下转变成有效磷而释放至水体中;另外,人工施磷肥及注水带入有效磷等,这些使池水中有效磷增加。2.2池水中有效磷的消耗除各种水生生物在生长中直接吸收利用可溶性的磷酸盐外,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及池底淤泥对PO43-有吸附固定作用,

3、这些将使水中溶解的有效磷减少。3池水对有效磷和总磷的要求在养殖水体中,有效磷的含量取决于水中磷的补给与消耗之间的相对强弱,而生产上磷常因其含量少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降低了鱼产量。实践证明,池水中有效磷PO43-P含量小于0.05mg/L时鱼产量低;含量为0.05~0.1mg/L时鱼产量增加;含量达0.1~0.2mg/L时可获高产;超过0.2mg/L时不利于生产。在我国的精养鱼塘中,一般有效磷含量仅为总磷的16%左右,而在鱼类生长季节,PO43-P含量在0.01mg/L左右,大大低于浮游植物要求的浓度。主要原因

4、是施肥、投饵及注水带入水体中的有效磷大部分被塘泥吸附沉淀了。池水缺磷对水生生物生长的限制作用时间长,并带有普遍性,特别是鲢、鳙鱼密度较大的鱼池尤为严重,常使浮游植物产生磷饥饿现象。4池水中磷的分布变化养鱼池的增磷与耗磷作用会因时间及水层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冬季含磷量最多,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的夏秋季含磷量降低,最小值出现在温暖季节白天的下午。在水体停滞分层时,表层水由于浮游植物吸收消耗,有效磷可趋于零,而底层水则生物消耗少,有机物矿化及沉积物补给使其达到最高值,有较明显的垂直变化。5有效磷的利用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在

5、养鱼生产中,人们应适时施用磷肥,纠正重氮轻磷的倾向。常用的磷肥有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它们具水溶性,效果快;另外含磷炉渣、磷灰土、磷矿粉及骨粉等,它们不溶于水,不能被浮游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但在池底酸性环境中可逐渐转变为植物吸收状态。鱼池施磷肥应注意以下问题。5.1磷肥不应与生石灰、草木灰等强碱性的物质一起溶解使用,施肥时池水应呈中性或微碱性。用生石灰消毒过的池塘,至少应隔10~15d才可施磷肥,否则水中的Ca2+浓度大,pH值高,有效磷易形成不溶性的钙盐而沉淀损失。5.2池水过分混浊,粘土颗粒过多时,不宜施磷肥,以

6、减少吸附固定的损失?。5.3磷肥最好能和有机肥料一起沤制后使用,这样可和有机质形成一些可溶性的络合物,使有效磷被吸附沉淀的数量减少。5.4施磷肥最好是先和水溶解,在光照好的上午泼洒。这样可使有效磷在表水层停留时间长,便于浮游植物吸收利用。5.5合理施用磷肥,促进表水层固氮生物生长,可达到“以磷带氮”的作用。首先要按照施磷肥指标要求确定施肥量,其次要控制N/P比值达到1∶1为宜,另外采取间歇施肥法,适量多次,可提高利用效率。5.6控制水色,调节浮游动植物比例,可充分发挥浮游动物在表水层内再生、补给有效磷的作用。精彩文

7、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