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练习 (49)

传染病学练习 (49)

ID:28781825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4

传染病学练习 (49)_第1页
传染病学练习 (49)_第2页
传染病学练习 (49)_第3页
传染病学练习 (49)_第4页
传染病学练习 (49)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练习 (4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一、A11、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正确A、发热期可用解热镇痛剂退热B、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首选血管活性药物C、病程第7日后可用肝素抗凝治疗D、少尿者可用甘露醇静推以促进利尿E、病程早期可抗病毒治疗2、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主要特点是A、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B、体温逐渐上升C、血小板增多D、中性粒细胞增多E、出现三红征3、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最主要的传染源是A、患者B、黑线姬鼠C、棕背鼠D、田鼠E、红背鼠4、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B、鼠类为主要传染源C、高血容量综合征多发生于少尿期D、血液透析是少尿期治疗的有效手

2、段E、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A、病毒B、细菌C、支原体D、螺旋体E、立克次体6、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正确的是A、病人为主要传染源B、热退后症状减轻C、血小板常减少D、外周血白细胞常减少E、临床上都有五期经过7、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A、腰痛B、眼眶痛C、低血压休克期热退症状加重D、出血性皮疹E、上胸部局限性潮红8、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A、头痛、全身痛和腰痛B、头痛、关节痛和腰痛C、头痛、腓肠肌痛和腰痛D、头痛、眼眶痛和腰痛E、头痛、腹痛和腰痛9、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依据是A、鼠类接触史B、全身感染中毒症状C、“三痛”

3、和“三红”征D、特异性IgM抗体滴度升高E、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二、B1、A.血尿B.高热、休克、惊厥、呼吸衰竭C.头痛、腰痛、眼眶痛D.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E.相对缓脉<1>、流行性出血热表现为ABCDE<2>、中毒型菌痢表现为ABCDE2、A.普马拉病毒B.辛诺柏病毒C.希望山病毒D.汉城病毒E.汉滩病毒<1>、汉坦病毒I型为ABCDE<2>、汉坦病毒Ⅱ型为ABCDE3、A.少尿期B.多尿期C.恢复期D.发热期E.低血压休克期<1>、流行性出血热出现“三红”征的病期是ABCDE<2>、流行性出血热易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的病期是ABCDE4、A.血小板增加B.淋巴细胞数增加C.白

4、细胞计数减少D.出现大量异型淋巴细胞E.嗜酸细胞计数降低或消失<1>、流行性出血热血常规检查特征性改变是ABCDE<2>、伤寒血常规检查特征性改变是ABCDE5、A.少于200mlB.少于50mlC.少于300mlD.少于400mlE.少于100ml<1>、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少尿尿量为ABCDE<2>、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无尿尿量为ABCDE6、A.血清特异性抗原检测B.白细胞内特异性抗原检测C.RT-PAR检测病毒RNDD.特异性抗体IgM检测E.特异性抗体IgG检测<1>、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常用的早期诊断依据是ABCDE<2>、流行性出血热无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查是ABCDE答案部

5、分一、A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A项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慎用发汗退热药,以防大汗进一步丧失血容量;B项低血压休克期应首先补液,纠酸;C项肝素可导致出血;D项应为静滴,不宜大量应用。【该题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与预防”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614097】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低血压休克期,主要为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迟者可于8~9日出现。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是本期的特点。体温开始下降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该题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与预防”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614

6、096】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汉坦病毒具有多宿主性和动物源性,其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在我国是黑线姬鼠(野鼠型)、褐家鼠(家鼠型)等。【该题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614095】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变性、坏死。HFRS患者出血的原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因素,发热期出血是由于毛细血管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所致。低血压休克期至多尿期,主要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该题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

7、0614076】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HV)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该题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614075】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流行性出血热血小板:从第2病日起开始减少,一般在(50~80)×109/L左右,休克期与少尿期最低,并可见异型血小板。【该题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61407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