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含解析)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含解析)

ID:28800313

大小:979.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14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含解析)_第1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含解析)_第2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含解析)_第3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含解析)_第4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3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常考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常考点)。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常考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常考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常考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矛盾的观点与联系、发展的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状态,都是唯物辩证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联系构成发展,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

2、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内部联系即事物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事物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统一属性)斗争性(对立属性)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联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

3、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区别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特征同类事物的共性每一个事物的个性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4、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三、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含义辩证关系主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方面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两者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次要方面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2

5、.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1)世界观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2)具体要求两点论重点论区别内容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反面一点论均衡论联系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全面理解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主要包括:(1)一分为二

6、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高频考点一 矛盾的特殊性例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此过程中,绝不能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需求分离开来。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这表明(  )①供给与需求是相互依赖的 ②供给与需求是相互排斥的 ③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贯通的 ④供给与需求是相互独立的A.①②       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以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为载体考查矛盾的概念。题干强调供给和需求相互依赖、

7、相互贯通,故①③符合题意,应选B。题干没有涉及二者的对立,故②与题意不符。供给与需求是对立统一的,④观点错误。【变式探究】“自己是对方的对方”,与这句话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②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高频考点二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例2、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下列强调同一性的是(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