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课.doc

第一百一十三课.doc

ID:28818042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4

第一百一十三课.doc_第1页
第一百一十三课.doc_第2页
第一百一十三课.doc_第3页
第一百一十三课.doc_第4页
第一百一十三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百一十三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百一十三课所说支分名义中观庄严论释真实分析所说论义译礼所说论义论义如是分析之必要尾义认清二谛之理抉择所知二谛之义遣除于此之争论论义如是通达之功德以赞如是二谛之理而摄义略说无过之理遣除于此之争论遣除于胜义之争论广说彼义遣除于世俗之争论总说能立所立之安立合理遣除于世俗之争论别说前后世因果缘起之安立合理以赞叹远离常断而结尾《中观庄严论释》当中,现在正在讲远离常见和断见的道理。前面已经讲了,常见就是指任何法永远不会坏灭,就像外道所承认的大自在天或者常我等;断见是指,不论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此法原本存在,后来依靠其他违缘而毁灭,之后再也不会产生。这就是粗大的常见和断见。依靠上述所说的道理,可以

2、出现观待空性的常见和断见。一切万法,即使在胜义中也实有存在,这是常见;不要说胜义中,甚至名言中也不承认,即是断见。一般来说,学过宗派的有些人认为,胜义中一直实有存在,如有实宗认为微尘、心识等在胜义中实有,或者一些世间人,认为某种法在名言中也根本不存在,这就是常见和断见。这种常见和断见的对治:在名言中,一切形形色色的万法全部存在,以此不会堕入常边或有边,并可对治无的边;胜义中一切万法均无有自性,它不是无边与断边,并可遣除有的边。尽管如此,胜义中不存在、世俗中存在的这些道理,全部属于能取所取分别念的范畴,对于这种细微的常见与断见,仍旧需要生起远离一切戏论的中观境界来断除。真正达到中观应成派

3、所抉择万法离戏的境界,或者说诸佛圣者各别自证的境界时,便会灭尽一切执著相,这时,可以完全超离名言中存在的常边与胜义中无自性的断边。就像《中论》所抉择的一样,到了最究竟的境界,一切见解全部扫尽无余。由此可见,遣除粗边、细边、极细边的前前见解是后后见解的基础。比如,外道、佛教有实宗、中观自续派,以上上宗派的见解可以遣除下下宗派的常见与断见,在这一过程中,上上的见解逐渐产生。也就是说,外道所承认的常见和断见遣除后,佛教真正的因果正见可以在自相续中生起来,因为外道认为人死后不再流转,或者认为神我始终存在,这种观点能否作为佛教的见解呢?根本不能。这种见解遣除以后,有部宗或者唯识宗所承认的中等常见

4、和断见,以及中观自续派细微的常见和断见,全部都遣除,自相续中可以生起中观应成派或者密宗的究竟见解。当离戏达到究竟之后,即是符合至高无上之实相的见解。这时,既不堕于常边也不堕于断边,就像《现观庄严论》在抉择遍智时说:此边彼边全部远离。这就是佛陀至高无上的究竟智慧。并引用《三摩地王经》的教证:“谓有无者即二边,净与不净亦为边,是故舍弃二边后,智者亦不住中间。”因此,入根本慧定时,完全安住于远离一切戏论的状态当中,而在后得时,根据菩萨或者宗派见解的不同,可以遣除粗、中、细的各种边执,当所有常见断见全部遣除以后,所谓的真实正见也可以建立。戊三(如是通达之功德)分三:一、证悟胜义无自性之功德;二

5、、世俗显现起作用之功德;三、修习二者双运之功德。下面主要讲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方面的教言。首先讲证悟胜义谛具有何种功德。己一、证悟胜义无自性之功德:通法无我者,串习无自性,颠倒所生惑,无勤而断除。通达人无我和法无我以后,在自相续逐渐长期地串习无我自性,对一切诸法实相所产生的颠倒增益,无须任何勤作便可断除。颂词中的“惑”,表面看来是指烦恼,实际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共称。首先学习中观时,应该通过因明的各种推理以及离一多因等正理进行抉择,对胜义谛的相关疑惑全部遣除,从而通达人无我和法无我。一般来说,在加行道和资粮道是以总相的方式来通达,到一地菩萨以上则是以现量的方式来通达。当然,仅仅通达还是不行

6、的,在座的很多道友,首先学习中观,只是理论上明白并不足够,一定要在相续中数数串习,时间长了以后,自相续中的很多功德便会逐渐稳固。比如修菩提心,刚开始的时候心不能专注,或者心稍微能够专注,但也很难控制……有这种情况。同样,对二无我的道理基本明白以后,相续中不一定真正获得这种境界,所以,需要长期依止善知识,在寂静的地方认认真真修习,这样一来,心相续中的颠倒执著分别念会慢慢消失,这一点相当重要。众生相续中全部是增益的颠倒法,本来存在的法认为不存在,本来不存在的法认为存在,依靠这种有境分别念所产生的障碍、束缚心的一切烦恼,通过长期不间断地修习,总有一天会在无有任何刻意勤作的情况下全部断除。当然

7、作为凡夫人,最初修习的时候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希望你们不要心生畏惧,这是我们修行过程中千万不能有的。大家在修行过程中,稍微累一点或者遇到一些困难,以此为缘离开学院确实不合理。有个人说:“我对菩提心实在生不起信心……”我想:这可能与自己的前世有一定关系。但因为生不起信心就放弃肯定不行,一定要对大乘的教义、大乘菩提心的功德以理观察,长期下去,自相续的很多烦恼习气会逐渐遣除的,到八地菩萨的时候,与佛陀基本无别,在无有任何勤作的情况下便可断除所有障碍。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