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节课.doc

第一百五十六节课.doc

ID:28818108

大小:8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14

第一百五十六节课.doc_第1页
第一百五十六节课.doc_第2页
第一百五十六节课.doc_第3页
第一百五十六节课.doc_第4页
第一百五十六节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百五十六节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百五十六节课思考题823、有些人说:“大乘经论中均说众生是佛、轮回是涅槃,所以修六度万行完全多此一举。”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824、涅槃分为哪两种?这是否只是藏传佛教的观点?为什么?825、请具体说明,显宗教理的顶峰,是唯识宗还是中观宗。唯识宗与中观宗的基本教义是什么?826、唯识宗的观点既然合理,中观宗为什么还要破它?破与不破之间的界限怎么划分?827、有人说:“如果不承认心识,那就无法了知外境了,所以心识必须存在。”对此你如何回答?828、名词解释:同等理真相唯识假相唯识829、我们明明可以回忆过去,为什么说自证的存在不合理?中观宗

2、是怎么样破除的?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下面继续讲破除争论。前面讲了三个方面,今天讲破除奉行无义之争论,这个分两方面:对方的观点与遮破。子四、破除奉行无义之诤:胜义若涅槃,世俗悉轮回,则佛亦轮回,菩提行何用?有实宗麦彭仁波切在《澄清宝珠论》中说,他们认为灭尽轮回后获得涅槃,不承认轮回即涅槃。说:你们中观宗认为众生在胜义中自性清净,名言中现而无自性,这样一来,岂不是成了轮涅同体?(这里的涅槃是指成佛,不是圣者示现圆寂。)如果

3、胜义与名言同体,众生在胜义中是清净的佛陀,名言中仍有生死流转,那么佛陀也要流转轮回了。大乘经论中常有这样的教言,如《中论·观涅槃品》云:“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也就是说,不清净的轮回和清净的涅槃,在本体上,一点差别也没有。汉传佛教的《六祖坛经》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还有一些大乘经典中亦云:“众生即是佛。”但是有实宗认为,如果众生即佛陀,那就不需要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千辛万苦地修行了;如果佛陀即众生,佛陀岂不是也要在轮回中受苦?先发大乘菩提心,后行六度万行,最终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一切的功夫都成白费了。现在有人也经常

4、说:“众生是佛的话,为什么看不到佛的妙相、功德?为什么还要修行?倘若成佛之后还要修行,就有无穷的过失成佛之后要修行,修行之后再成佛,成佛之后又要修行……这样就永远没有尽头了。了。”下面作者进行回答:诸缘若未绝,纵幻亦不灭,诸缘若断绝,俗中亦不生。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涅槃分为“自性涅槃”和“离垢涅槃”两种:从自性涅槃的角度讲,众生即佛陀,不观待任何修行和对治;但从离垢涅槃的角度讲,众生必须经过漫长的时日,尽心修持六度万行,才可以现前本有的菩提。世亲论师在唯识宗的论典中,将之称为“自性真如”和“离垢真如”。你们正在学的《宝性论》,第二品菩提分中也讲了“自

5、性光明”和“离垢清净”,并以水、如意宝、虚空三种比喻阐述了自性光明的特点。包括《经庄严论》、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等显密经论中,对此也讲得比较清楚。汉传佛教其实也有这种分类。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说:“前是自性清净,今是离垢清净。”意即众生原本自性清净,本体上没有任何垢染,但由于暂时的客尘烦恼,现今流转轮回,不得自在。《坛经》里面也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在现相上(或者说前念),众生被无明烦恼所遮,不是佛陀,但在实相上(或者说后念),每个众生本具如来一切功德,可以叫做自性清净的佛。这个道理不太容易理解。佛陀在《胜鬘经》中云:

6、“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因此大家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一定要弄明白众生什么时候被迷惑,什么时候与佛无别,这个界限要分清楚。《入香光室》云:“生佛一体,十界同居。”这是就实相而言的,但是在现相上,众生被烦恼所障,不能称之为佛。《善说海》中还有善天论师、慧源论师、普明论师的不同观点善天论师说:如果众缘没有断绝,那么即使是幻象也不会消失,同样,众生流转的因缘没有断绝,那就是轮回,由于佛陀流转的诸缘已经灭绝,因此轮回的自性在世俗中也不会产生。“亦”字是说何况是胜义。或者解释说:佛陀示现出世是以愿力而显现的,并不是因为流

7、转轮回之缘没有中断,所以不会有你们所说的这种过失。慧源尊者解释说:如果外缘未断,那么不仅是轮回就是幻象也不会消失,如果流转之缘已断,那么在世俗中也不可能存在轮回,由于通过修习真如而次第灭尽了无明等十二缘起,因而佛陀不会流转轮回。普明尊者讲解说:佛陀的幻象观待众生的福德因缘,如果众生有福德因缘,佛陀才会出现;假设不具备众生的福德因缘,那么世俗中佛陀也不会现世。,希望大家好好看一下。众生的本性虽是佛陀,但未以空性智慧断绝诸缘——业、烦恼、萨迦耶见,则会不断地在轮回中流转。且不说轮回诸法,纵然是幻化师变出来的幻境幻物,只要咒语、石子、木块等因缘不散,这类幻

8、现也绝不会自动消失。这一点,恐怕很多人比较清楚。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网络上创造一个虚幻世界。比如我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