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织高紧度气流纺织物浆纱生产研究的

喷织高紧度气流纺织物浆纱生产研究的

ID:28825874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4

喷织高紧度气流纺织物浆纱生产研究的_第1页
喷织高紧度气流纺织物浆纱生产研究的_第2页
喷织高紧度气流纺织物浆纱生产研究的_第3页
资源描述:

《喷织高紧度气流纺织物浆纱生产研究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喷织高紧度气流纺织物浆纱生产研究添加日期:2012/8/2吕治家张华明(山东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探讨了喷织高紧度气流纺织物的浆纱工艺。为了解决此类织物织造断经多、打纬阻力大、易出波纹等生产问题,对其典型品种的各项技术条件和生产难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浆纱工艺优选是解决此类生产问题的关键,提出了相应的浆纱工艺路线,初步确定了工艺参数,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对浆纱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组合,得到最优浆纱工艺从而解决了生产问题,通过规模上机实践验证了该工艺路线和工艺优化组合的优越性。关键词:高紧度;气流纺织物;断经;波纹;工艺路线;正交试验近年来,坯布市场纯棉高紧度气流

2、纺织物的需求量较大,此类织物以秋冬服装用厚重面料为主,运用斜纹、纬二重、双层、条纹、踏盘组合小提花等组织,配以气流纺粗号纱高经纬密织造,坯布染色后部分面料经过刮胶、磨毛、抓绒等处理,表现秋冬休闲服装用料温暖厚重质感。由于此类织物纱号粗、紧度大,织造断经多,打纬阻力大,停车痕难以控制,生产难度高,浆纱工序的工艺优选是此类品种提高产质量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对纯棉高紧度气流纺织物浆纱工艺进行分析和研究。1技术条件及生产难点分析以典型品种OE48.6/58.3472.4/259.9175纯棉直贡为例,该品种经向紧度达到121.85%,纬向紧度为73.4%,织物内经

3、纱之间挤压程度较严重。原料方面,经测试经纱OE48.6断裂强力平均值为396.88cN,断裂强力变异系数为9.8%,断裂强度为8.17cN/tex,断裂伸长率为6.85%,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为12.11%,气流纺棉纱相比环锭纺棉纱断裂强度低,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不匀率较高,纱线受力韧性差【1】。浆纱方面,该品种采用津田驹双浆槽浆纱机浆纱,单个浆槽的浆纱覆盖系数为66.74%,相对较高,在浆纱过程中出现经纱叠摞的可能性大,追求浆纱张力均匀、减少叠摞需要较大的浆纱退绕张力,但采用过大的退绕张力将会影响浸浆效果,同时大张力将导致浆纱的伸长过大,使上浆后的气流纺断裂伸长率受到明显损失

4、,弹性性能下降,因此浆纱过程中张力均匀与良好上浆效果兼顾难度较大。织造方面,该品种在津田驹喷气织机上生产,由于织造车速高,织物紧度大,经纱排列紧密,一是对浆纱的耐磨性能要求较高;二是可以预见织机打纬阻力较大,布面振动大,需要较大的织机上机张力,对浆纱的强力及伸长性能要求较高,同时需要较高的织轴硬度,且织轴硬度要均匀。该品种织物组织为5枚3飞贡缎,对织造过程进行静态分析,在开口至最大时梭口上下两层经纱的比例为4:1或1:4,对织造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开口过程中的综框可以分为2片运动的综框和3片静止的综框,开口运动过程中的梭口上下两层经纱是3组在一层面上,其余2组并没有同时到达另

5、一层面,因此织造过程中上机张力在梭口上下两层经纱上的分布差异较大。断经或断纬停车后如果不使用开口机自动平综功能,则同样两层纱受力差异较大,加之织机张力大、气流纺纱韧性及弹性恢复性能差,停车后在张力的作用下经纱容易出现缓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2】,导致严重的停车波纹。处理完断头开车时打纬阻力大,经纱塑变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开车波纹。波纹疵点的控制是生产该类品种的关键问题。2技术措施及工艺优化2.1浆纱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的初步确定通过以上对该品种生产难点的分析可以得出,为保持浆纱的柔韧性,提高浆纱耐磨性能,减少减轻波纹疵点产生,应采取较小的上浆率和浆纱伸长率,并采用较大的浆纱回潮率【

6、3】。初步确定上浆率控制在10%-12%左右,严格控制浆纱伸长率在1.2%以内,特别是湿区伸长率控制在0.2%以内。由于该订单走货很快,不存在压布发霉的隐患,因此确定将回潮率控制在7.5%-9.5%范围内。为实现较小的上浆率,同时追求浆纱耐磨性能,我们在兼顾浆纱成本的同时利用现有条件向“两高一低”浆纱工艺路线靠拢,采用低粘度浆料配合较高的压浆力,改善浆纱浸透,提高浆膜完整度。为充分利用设备性能,在设定高压浆力的同时对应配置略低的车速,变相提高压浆力,并使纱线在挤压区内的作用时间延长【4】。此外,为适应织造大张力上机,采用较大的织轴硬度,对应浆纱卷绕张力和托纱辊压力偏大掌握。

7、因此,初步确定该品种的浆纱工艺路线为高压、低粘、中速、小伸长、大回潮,力保浆纱柔韧性。2.2浆纱工艺参数的优化各项浆纱工艺因素都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在确定了浆纱工艺路线之后,为进一步优选工艺参数,优化各项工艺因素之间的配合,我们尝试进行了正交试验。正交试验选取了浆液粘度、压浆力、浆纱车速、浆纱回潮、高速上浆部分伸长、高速干燥部分伸长和卷取张力共7个因素,通过7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参数。正交试验各因素水平见表1。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表1各因素水平表水平浆液粘度A压浆力B浆纱车速C浆纱回潮D高速上浆部分高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