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级上中考试题5

人教版语文七级上中考试题5

ID:28829116

大小:4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4

人教版语文七级上中考试题5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七级上中考试题5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七级上中考试题5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七级上中考试题5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七级上中考试题5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级上中考试题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谢岗中学期中考试试题命题人:lshig一、基础(22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1分)(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分)班级:姓名:流水号:(3)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他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正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所说的:“,!”(2分)(4)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4分),。,。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2分)()A.故时有物外之趣/故人具鸡黍

2、B.果如鹤唳云端/风声鹤唳C.必细察其纹理/其恕乎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啜泣zhuì     目眩xuànB、训诫jiè        酝酿liàngC、绽放zhàn      鹤唳lì          D、迸溅bìng       收敛lǎn4、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2分) 瘦骨嶙峋     一丝不苟     盘虬卧龙     仙露琼桨 蜂围碟阵         希希疏疏     应该为应该为5、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的两个。(3分)绝境漫长坚持不懈崎岖壮美6、广州举办第1

3、6届亚运会之前,学校拟选派10名同学参加东莞市中学生拉拉队,届时到亚运会赛场为运动员呐喊助威。拉拉队队员的竞选大会上,选手有一分钟时间亮相并作发言。请你准备一段简短的发言,要突出自己胜任拉拉队队员的优势,争取评委和同学的支持。(3分)二阅读(40分)阅读下面各文段,回答7至19题(一)(8分)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

4、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8..请简要概括山市形成的过程。(3分)9、.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山市的特点,并说说这篇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13分)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

5、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B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0、本文语言生

6、动形象。请从第①段画线的AB两个句中任选一句作赏析。(2分)我选()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①段写春花时先写_________后写__________  ,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3分)12、“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7、”一句中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其中“润”字可与第②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2分)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