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沪教版

2017_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沪教版

ID:28830403

大小:28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4

2017_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沪教版_第1页
2017_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沪教版_第2页
2017_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沪教版_第3页
2017_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沪教版_第4页
2017_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沪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沪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20分)(一)默写(10分)1.,树头花落未成阴。(《宿新市徐公店》)2.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3.荡胸生层云,。(《望岳》)4.,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5.夕日欲颓,。(《山川之美》)(二)知识运用(10分)6.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拼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楦头(xuān)保佑 B.菜畦(qí)人声鼎沸C.蝉蜕(tuí)消释D.桑葚(shèn)优然自得7.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作者儿时生活的。B.朗读“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这句话时,应用降抑调。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突出了山林的幽静。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对偶句。8.下列句子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4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B.《凡卡》的作者是俄国的契诃夫,课文通过写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表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

3、黑暗。C.《祖父与我》选自《生死场》,作者潇红,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的童年趣事,以作者的童心来体会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D.《海底奇光》作者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文中描写海底奇妙的世界,令人称奇。E.《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二、文言文阅读(12分)(一)观沧海(4分)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诗中“澹澹”的意思是(2分)10.本诗共七联

4、,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二)两小儿辩日(8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

5、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1.课文选自《》(1分)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2分)①及其日中如探汤()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13.翻译句子:孰为汝多知乎?(3分)14.阅读本文获得的启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尽的,我们要不断学习。B.要勤于思考,大胆向权威质疑,求得答案,探求客观事理。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实事求是。D.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三

6、、现代文阅读(28分)(一)散步(14分)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

7、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

8、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línlín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