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doc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doc

ID:28841894

大小:4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4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一、知识梳理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为本课的教学做了铺垫。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和进率,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的过程,学会简单的购物,养成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教材分两段安排:1.认识1元及面值小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1元以内的简单购物(P68~70);2.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超过1元的简单购物(P71~73)。另外安排一次实践活动“小小商店”(P74~75)。二、教材细读1.以购物为主

2、线安排教学内容。教材首先呈现购物的场面,引出对人民币的认识,然后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的进率。在练习中联系物价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不仅认了钱,还认识了它所标志的实际价值,在购物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最后安排实践活动进行模拟购物或实际购物。这样安排能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作用,逐步学会解决现实的购物问题。这说明教材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再认识其他人民币。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利于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容易建立元、角、分的进率的概念,教材从“买1元钱的笔记本付10角可以吗”的讨论引入人民币的进率,并以换算图示表示出

3、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之后安排伍角币、贰角币与1元币的换币活动,加深对元与角之间进率的认识。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突出认识人民币中的数学知识,即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3.在认币活动中既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突出重点。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有的曾有过独自购物的经历,但也可能有学生没有接触过人民币,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认币情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来一些人民币,教师也可准备一些人民币,让学生分组活动,指认人民币。在交流时重点应放在了解人民币的币值,认识大写的壹、贰、伍、拾、佰和繁体字圆,当然也要认识币面上用阿拉伯数

4、字写的1元、1角、2角、5角等。至于人民币的颜色、形状、图案、印制日期等不要作为教学内容。数学课上的认识人民币重点是学习人民币的单位、进率以及换币和购物时的计算,要突出数学内容。4.要认真组织实践活动。P74~75“小小商店”属于综合型的实践活动,前半部分是情境问题型,让学生面对提供的情境解决数学问题,为后面的活动提供经验支持。后半部分属于动手操作型,组织学生进行现实的或模拟的购物活动。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的经济状况安排活动,可以从商店批发一些便宜的文具,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购买活动,或让学生自带玩具标出价格在教室里买卖,也可以发些写有币值的纸片模拟购物。在活动过程中要教育学生

5、遵守秩序,准确计算,正确付币、找币,活动结束后还要让学生说说买东西的经过,也就是让学生反思购物过程,积累购物经验。三、练习说明及困难分析本单元的练习大多都具有开放性,学生完成时难度较大。如P70③、⑤,让学生从给出的人民币中拿出5角或付出8角,拿法、付法是多样的,题目极具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先按自己的想法拿一拿,说一说,再引导思考:用一种面值的人民币怎么拿,用两种面值的人民币怎么拿……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有序思考的模型。P72⑤是生活中常见的付钱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说说你准备怎样付钱,再想一想如果“付的钱都是10一张的”要付多少张。P73⑥要体现层次性,教学(1)时,可以先让学生

6、按自己的想法付钱,再引导学生归纳买东西付钱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付的钱和商品的价钱相等,不需要找钱;另一种是付的钱比商品的价钱多一些,需要找钱。教学(2)时可以先提出“不要找钱”的要求,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再提出“需要找钱”的要求,是学生进一步感受付钱的策略,积累购物经验。⑦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可以是正好10元,也可以是不足10元需要找钱的;可以是每种物品买一件,也可以是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⑧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出示3种体育用品的插图让学生说说每种物品的价钱;第二步,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如果买两样不同的物品,分别要付几十元,再出示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说

7、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思考第二个问题,并组织交流。四、典型案例分析作者: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胡文益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逛过超市吗?到超市去买东西时要准备些什么啊?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钱,如买东西,交学费等。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做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人民币)。[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认识元、角、分1.认识1元。谈话:小朋友们,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只放着人民币的盆子,在盆里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